築夢計畫成果展現家庭正向發展

金門縣生命線協會日前舉辦成果發表會,透過每個家庭的築夢分享,看到父母與孩子的成長。(金門縣生命線協會提供)
由衛福部社家署指導,金門縣政府社會處主辦、金門縣生命線協會承辦的「111年幸福1+1~家庭支持服務資源布建計畫」中提升家長照顧能力的主要服務-家庭築夢計畫,日前在金城綜合社會福利館多功能教室辦理成果發表會。不僅有各個家庭帶來的表演,最後的圓夢禮物贈送,更是讓人提早感受到滿滿的聖誕氣氛。
發表會當天邀請到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董燊主持,董燊表示築夢計畫有夢最美,既然有夢想就要訂下目標並付出行動,配合課程提升自我能力才能築夢踏實,逐步往家戶的夢想前進。雖然無法達到完美、符合每個人的理想,但每個參與的成員卻能有所進步,彼此勉勵。鼓勵每個家戶能有夢想並築夢踏實,早日達到自立的目標。
本年度共有9戶家庭完成築夢計畫,在現場築夢家長發表了他們在築夢課程的收穫和感想,而築夢兒童團體的小朋友則是表演手鼓版的孤勇者,及幼兒唱跳軟糖歌,看到他們有別於過往的表現,出席的長官來賓都露出欣慰的笑容。成果發表會的重頭戲是圓夢禮物,這些禮物除了有金門縣政府與社家署的補助外,還有來自台灣和金門的善心人士透過生命線粉絲專頁踴躍捐贈,讓家戶成員有提前過聖誕的感覺,喜不自勝。
生命線自109年起承辦脆弱家庭多元的服務,其中築夢計畫一直是家庭服務計畫的重頭戲。根據前兩年的經驗,透過團體課程、家庭會議及團體旅遊等活動,可以明顯地看見家戶成長,在該會的陪伴、支持下逐步完成築夢計畫。本年度除了延續邀請基隆天行者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昌萬,也邀請了對兒童團體學有專精的莊佩樺,一同帶領家戶進行築夢。
課程分為家長、兒童及幼兒團體,針對不同身分的家庭成員規劃活動內容。在家長團體的部分,藉由薩提爾家族治療及ACT認知治療理論,引導父母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故事,對語言能有新的認知,並學習檢視心理的盲點,在提升家長自我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家庭照顧能力。透過家庭會議的方式能協助引導家戶成員們進行溝通、形成決策,利用投票的方式訂定家庭的圓夢清單。
特別的是團體成員要一起規劃與進行烈嶼團體旅遊的行程,更是築夢計畫另一項重要的課題,除了與家庭成員內部進行溝通外,還要學習與其他的家庭進行對話共同完成這項任務,藉此也促進家戶間的合作,使彼此間連結更緊密。
金門生命線表示,這二年來看見家戶成員的改變,尤其是成員媽媽帶著爸爸一起參與,當孩子看見父母的成長,也能跟著父母一起成長,反應出築夢計畫不僅帶給家戶許多的改變,也促使家庭成長及正向發展。雖然年初受到國內疫情嚴峻的影響,一開始使用視訊方式進行家長親職課程,然而家戶仍不畏艱辛的完成。期待築夢家庭不再因經濟陷困、婚姻破裂、負面溝通模式或教養方式等惡性循環,導致家庭關係衝突或疏離,能透過築夢計畫進行改善,隨著父母及孩子願意改變和成長的心不再重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