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借錢電話應主動查證 以免受騙
依據刑事警察局統計,去年「猜猜我是誰」的詐騙手法當期發生件數將近800件,在詐騙手法中仍排名第五,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審慎留意。經分析,超過60歲的長輩為高風險族群,是類詐騙手法常利用長輩容易對親友、晚輩產生信任與同情進行詐騙。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提醒民眾,如果接獲自稱親友的來電,無論是市話或手機,又以各種理由提及急需用錢要求匯款,應該提高警覺主動查證。
縣警局刑警大隊以刑事警察局提供的案例說明,北部一名60歲吳姓男子晚上在住家的家用電話接獲一通未顯示號碼來電,對方一開口便叫吳姓男子「爸爸」,聲稱因手機不小心掉進水裡所以換了手機,要求吳姓男子加入新的LINE ID,加入以後又以公司支票還未到期,需先跟吳姓男子借錢周轉為由要求匯款。
吳姓男子起初也有些懷疑,但因為覺得歹徒的聲音和態度與兒子很相像,便不疑有他前後匯款兩次,共新臺幣56萬元,匯款後對方仍不斷以資金仍不足繼續要求匯款,吳姓男子才覺得有些不尋常,以兒子原本的聯絡方式致電兒子確認後,真的兒子表示根本沒有跟爸爸借錢,遂向派出所報案。
縣警局刑大表示,「猜猜我是誰」詐騙手法詐騙在一開始聯繫上時,通常會聲稱自己換手機號碼,這時就要提高警覺!接著一兩天後再以臨時急用、投資周轉等名義二度來電或傳LINE行騙,只要一談到需要借錢,民眾就必須小心謹慎,如果提供的匯款帳戶名稱與親友本人名字不同,詐騙的可能性更是大幅提高,接到類似的陌生來電時,可以循著原有的聯絡管道向本人查證是否真有此事,應確定對方為真正親友再匯款或以親送方式,千萬別因為對方的說詞就急著去匯款,保持懷疑並「主動查證」才能避免掉入詐騙陷阱,有任何疑問可隨時撥打24小時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