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 婦女會姊妹們動手炊年糕

年糕,金門俗稱甜粿、是過年的應景食品,農會理事長許玉昭議員盼透過活動讓金門傳統糕點文化傳承下去。(金門縣婦女聯合會提供)

年糕,金門俗稱甜粿、是過年的應景食品,農會理事長許玉昭議員盼透過活動讓金門傳統糕點文化傳承下去。(金門縣婦女聯合會提供)
農曆春節過年最應景的糕點莫過於年糕!金門縣婦女聯合會辦理金門古早味年糕製作活動,金門縣農會理事長許玉昭議員和該會理事長陳淑珍帶領婦女姐妹們一起做年糕、炊年糕,香氣四溢,讓人感受金門傳統過年節慶的氛圍。許玉昭也希望透由活動可以讓年輕一輩看見婆婆媽媽忙進忙出,大灶炊煙裊裊的過節景象,讓金門傳統糕點文化能在地深耕,傳承下去。
農會理事長許玉昭議員、金門縣婦女聯合會理事長陳淑珍帶領婦女姐妹們一起做年糕,從選米、淘米、磨米漿、壓米漿、蒸粿等,分工合作,現場多位婆婆媽媽駕輕就熟地展現幾十年做年糕功夫,紫米年糕、紅高粱年糕、鹹年糕、麥粿年糕、傳統年糕,放入蒸籠蒸煮(炊粿),隨著蒸煙裊裊,頃刻間,蒸籠一開、香氣四溢。
許玉昭指出,過年最應景的糕點莫過於年糕。吃年糕代表著「年年高升」的含意。製作年糕,過程一點都不馬虎,篩選糯米磨成米漿後壓乾水份做成米漿塊,再使用篩過後的黑糖及紅砂糖,滾沸成湯汁加入磨好的米漿塊,用力攪拌均勻成黏稠糊狀,再把它平均分到碗裡,並放入蒸籠炊,需要花上一段蒸炊的時間,期間必須不定時補蒸水、還要費力攪拌濃稠的年糕,製程繁複且必須時刻盯著,蒸熟的年糕才能均勻Q彈。
許玉昭說,自製年糕,沒有防腐劑、沒有香料與任何添加物,只有砂糖融於糯米的濃醇香古早味,年味立馬提升,帶來好運兆,過好年。許玉昭表示,早年農村社會逢節慶時,做粿、炊粿是少不了的工作,逢年過節就能看見婆婆媽媽忙著炊粿蒸糕,希望透過長輩做粿、炊粿的經驗傳承,讓金門傳統糕點文化能在傳承下去。
年糕,金門俗稱甜粿、是過年的應景食品,年糕是過年拜拜供桌上的備品,家戶都會自己炊糕,但製作年糕耗時費力,傳統炊製的古早年糕,更增添年節氣氛。
許玉昭說,為傳承金門春節美食技藝,在金門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甜粿,有慶賀五穀豐登的意思,吃年糕還有取「年高」長壽之意,亦有來年步步高升的吉利象徵。年糕是在年夜用來祭神及供奉祖先的春節食品、值歲末讓社區民眾共同做年糕吃年糕,來年步步高升、在嚴冬之際給予最溫暖的關懷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