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語文競賽 洪翊愷獲閩南語情境式演說特優

中正國小6年級學生洪翊愷參加全國語文競賽,在閩南語情境式演說國小學生組獲得特優。(中正國小提供)

中正國小6年級學生洪翊愷參加全國語文競賽,在閩南語情境式演說國小學生組獲得特優。(中正國小提供)
中正國小6年級學生洪翊愷參加全國語文競賽,在閩南語情境式演說國小學生組中獲得特優獎項,並獲得閩南語情境式演說的「面面俱到」獎。加上同校學生許芯綾在前一屆全國語文競賽也在閩南語情境式演說贏得特優、並獲得「滔滔不絕」獎,中正國小已經連續2年代表金門縣參加全國語文競賽,都獲得全國特優。中正國小校長蔡雪芳提出讓學生用金門話錄製縣內景點廣播錄音的構想,願意全力配合。
連續2年 中正國小選手在全國閩南語比賽發光
全國語文競賽的閩南語情境式演說項目在來自各縣市28名冠軍選手的激烈競爭下,占參賽人數前25%才能取得特優,情境式演說獎項包含「面面俱到」獎、「滔滔不絕」獎、「創意無限」獎、「從容自信」獎、「生動自然」獎、「對答如流」獎,獎項類別由評判委員針對評判向度擇優遴選。本次中正國小洪翊愷同學參賽榮獲特優,並榮獲「面面俱到」獎,加上同屆同學許芯綾在前一屆也獲得特優,連續2年中正國小閩南語選手在全國比賽的舞台發光,獲得全國特優獎的肯定與殊榮,讓金門話再度躍上全國語文競賽舞台,前所未有。
指導老師許凱凌:推動本土語言就是要會聽會說
兩位選手的指導老師許凱凌表示,傳統背稿式的閩南語演說已走入歷史,金門在地本土語言的推動,就是要會聽、會說,語言不能在生活中使用是學不會的,而競賽就是檢驗的工具。閩南語情境式演說競賽門檻較高,孩子必須有基本的聽、說能力,才有機會站上舞台,訓練一開始會搭配金門縣閩南語教材,讓孩子背唸閩南語課文、老師寫的閩南語演講稿,並配合情境相似的圖稿撰寫,用自己看得懂的注音符號標示自己的寫稿內容,練習久了,孩子不僅能在時間內完成寫稿,內容的質與量亦很穩定。此外,家長支持也是一大助力,要讓他們時常接觸,更應該要回歸家庭,像喝白開水一樣自然。
中正國小校長蔡雪芳表示,洪翊愷從三年級開始便已展現對閩南語的熱愛,是個渾身充滿「鄉土味」的孩子,舉凡校內閩南語相關歌唱、演說競賽,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是個主動積極的孩子,平日也參加廟會活動,公揹婆、三太子,逗趣的裝扮下跳起舞來,毫不扭捏,自信心百分百。不過,指導老師許凱凌也說,洪翊愷的廟會經歷在訓練過程中是助力也是阻力,從未參加過大型比賽的他,草根性重,誇張外放與濃濃鄉土味的演繹方式,讓初期的訓練倍增許多難度。
從零開始操練 放假幾乎沒有休息
洪翊愷回憶起剛被通知要參加閩南語情境式演說培訓時,心情是既緊張又興奮,一切可以說是從零開始,過程中最辛苦的地方就是寫稿了,他說,「當大家都在放假的時候,我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開學後又接著操練,凱凌老師跟我對稿確定語音後,一聲令下,我就必須上台,期間也會不斷的用金門話與我對談,修正內容、語調、姿勢,一遍又一遍。能獲得全國特優,我實在很開心又感恩,謝謝雪芳校長、學校師長對我幫助、父母的支持,特別是凱凌老師,長時間陪伴我訓練,時而嚴厲、時而鼓勵,讓我堅持下來,才有有今日的成績。」
許凱凌老師表示,語文競賽的選手要獲得佳績,耐操已是基本盤,走到全國賽,大家的實力相當,尤其閩南語情境式演說在台灣已是第3年舉辦,各縣市派出的菁英選手現場面對評審提問,閩南語流利的程度真的讓人驚豔不已。「評審,你拄才問的問題我聽無清楚,敢會使擱講一過?」面對評審提問陌生的語詞「吸引」,翊愷仍不慌不忙用純正的金門話表示自己聽不清楚,希望評審再問一次。在比賽現場,除了比實力也比應變能力,翊愷自然又真實的呈現他生活中的語言,沒有被比賽綁架,或許是因為這樣,才能在眾多好手中脫穎而出。金門話整體表達上較低沉,讓人有「倯」(俗氣)的感覺,所以在這幾年的訓練過程中,許凱凌老師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透過孩子聲線的演繹來提升金門話的質感,同時也要跳脫匠氣,找出孩子獨特的風格做最自然的呈現,才會讓人眼睛一亮。
中正國小教務主任盧志鎮表示,目前中正校園的廣播系統在放學、打掃、休息、運動時間都有錄製金門話版本,透過沉浸式的學習,讓孩子習慣金門話的語音與腔調,每學年教務處也會針對不同年段設計「全民新運動-大家講母語」的系列活動,當我們重視金門話,金門話才會在校園深耕推廣。目前本校閩南語師資陣容尚屬完整,111年前通過閩語認證教師,中級7位、中高級7位,但受限於排課、配課因素,仍有部分班級閩南語課程未能安排通過認證的老師進行授課,希望在學校積極推動、鼓勵下有更多老師參加培訓進修,取得認證資格,期許未來我們的閩南語課程能有更多有興趣、有能力的老師加入,一同為本土語的扎根奠定基礎。
金門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中正國小校長蔡雪芳提到,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本土語言,本土語言開始為大家所重視,自己的語言自己救,金門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代表並傳承金門的歷史文化,中正連續2年拿到特優的佳績,受到全國的肯定,代表著外人十足欣賞我們的金門話,若連金門人自己都不重視金門話的傳承,金門話勢必逐漸式微。
蔡雪芳表示,洪翊愷和許芯綾都是今年六年級的畢業生,如果可以,校方很願意把孩子的聲音保留下來,也願意配合縣府各個參觀景點的廣播錄音,語言是文化保留的推手,除了在校園推廣我們的語言,我們亦願意帶著孩子,將金門語言融入在生活當中,讓來到金門的觀光客可以認識金門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