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瞭望》尊重歷史 還戰地碉堡群本色

原為海防第一線據點的慈湖三角堡,目前已是戰地金門必遊景點之一。(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金門在兩岸軍事對峙的大時代,全島遍布海防碉堡群,隨著國軍「精實案」裁減兵力,軍方連年陸續釋出閒置營區,原先刁斗森嚴,枕戈待旦的第一線據點被闢為遊憩景點,吸引遊客絡繹來訪,但有些在維管方面出現小瑕疵,因此引起一些非議。
其中,坐落於金湖鎮夏興海邊,近年爆紅的祕境級景點「天空之城」,原本與沙灘融合在一起的碉堡,2022年3月間遭換上迷彩新塗裝,與四周環境顯得格格不入,看來十分突兀礙眼,引起網友一陣驚呼,大酸政府機關有錢就亂搞,正是從來不讓人意外的「官方美學」。
要求還「天空之城」本色的網友認為,這座碉堡的外觀實在太顯眼,剛好給「阿共仔」拿來當標靶打,還說金門觀光會走下坡,就是這種人禍造成,建議與其不倫不類亂搞,不如將經費用於補強碉堡下方淘空的地基比較實在。
儘管管理單位金湖鎮公所說明,天空之城是金防部原編號E-094的海防據點,碉堡牆體原來就是以灰綠、土黃為主色調的迷彩偽裝,只因長期閒置褪色,而原樣上漆的用意在加強堡體保護,希望鄉親和遊客可以理解。但網友似乎不能接受,仍不時拿它消遣和提醒一番。
事隔不到1年,又有網友在臉書平台貼文指同樣建造於1980年代,與海灣兩側鄰近據點E-094、E-093黃海堡建構交叉火網,形成犄角之勢的E-095中興堡,原本與沙灘混淆一體的灰色堡體,也在今年悄悄換上迷彩的新妝,再度引起網友熱議,質疑「尊重戰地史蹟很難嗎?天空之城事件忘了嗎?」
其實,縣府觀光大戲「老兵召集令」連年上演,重返英雄島回顧軍旅生活的老兵中,也常會聽到同樣的聲音,對揮灑青春和熱血的地方已變色、走樣,都有青山依舊在,舊顏無處尋的感慨。
位於兩岸最前線,距大陸角嶼僅約2公里的馬山三角堡,迷彩塗裝原為藍、黃、綠色調,幾年前被改為黑、白、灰迷彩,因此被譏諷為「乳牛堡」。業管的金管處去年從善如流,在徵詢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相關意見,並由蔡添丁、李秉鈞等人提供原始照片比對後,再改回原色恢復舊觀,尊重歷史的作法獲得網友好評。
長期關注戰地史蹟的縣議員董森堡表示,金門戰地遺留下來的設施,不論是作戰與防衛需求,用色與造型均與周遭場域環境,包括地貌、地形融合在一起,相關單位撥用後進行再修復工程,不乏顏色突兀奇怪、違和感嚴重之作,招致軍友和鄉親的批評。但軍方或國史館、國防部史政局,乃至於地方文史工作者,均是可諮詢與調閱相關影象資料的對象,只要多用點心思,就不會有「走味」貽笑大方的情事。
金管處目前在古寧頭區沿線,已有慈湖三角堡、湖下一營區、W17、W16和安東一、二營區等數座海防據點闢為旅遊景點,基本保存原始風貌,也評估未來續將馬山三角堡比照慈湖三角堡模式釋出招租,為碉堡活化利用創造新價值,也為地區觀光再加分,遠景相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