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話推廣 傳承鄉土語言及文化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峻魁/金城報導。
點閱率:1,187
金門話推廣活動,陳為信校長金門腔教學。(許峻魁攝)

金門話推廣活動,陳為信校長金門腔教學。(許峻魁攝)

推廣鄉土語言,傳承在地人的母語「金門話」,文化局在昨(11)日舉辦兩場次的「金門話閱讀推廣」活動,分別邀請金湖國小校長陳為信還有上岐國小校長薛奕龍,來與參加的學員們分享道地金門話,學習金門腔。
「金門話閱讀推廣」活動共計三場次,分別是2月11日(星期六)的上午9時至中午12時,於文化局圖書館北棟四樓,邀請金湖國小校長陳為信,以培養金門話說故事人才為目標,透過講座方式搭配金門話繪本及結合在地文化素材,提升民眾之說講能力。第二場次在當天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在文化局北棟四樓,以及第三場則是在今(12)天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於烈嶼鄉立圖書館,邀請到上歧國小校長薛奕龍擔任講師,以金門主題觀光之生活對話情境動畫為文本,輔助以語詞遊戲教學,增進金門話學習的認知、情意與態度,以提高學員對於使用閩南語文之素養。
昨日首場推廣活動,陳為信以鄉土教材書籍《月尾橋的水》為題材,指導參加者認識金門話的腔調變化,以及台金語調之間的箇中詞彙差別有哪些。
文化局副局長何佩舉表示,金門話的腔調與台語有所差異,部分詞彙並沒有受到日本語言的影響,而是直接以華語的音調傳承下來,這樣的文化傳承是需要被保留的,因此該局希望透過講座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到道地金門話的說法與音調。
此外,一位報名參加講座活動的鍾小姐表示,她是自台灣移居金門的新住民,台語就是他的母語,從臉書得知文化局舉辦此類活動而報名,就是希望了解一下金門與台灣之間語音腔調的不同及差別。
金門縣文化局為響應教育部提倡「世界母語日」活動,結合金門既有資源,藉由積極金門話推廣活動,培養民眾愛鄉愛土情懷,傳承鄉土語言及文化,透過辦理金門話閱讀推廣活動,除致力於深耕母語學習,以凝聚鄉親之間的情感,讓金門母語特有腔調得以保存與發揚,也讓縣民能在文化融合的城市中,有更多元豐富的生活經驗。
此外,文化局藉著積極辦理本土語言推廣活動,以吸引民眾更加使用圖書館資源,讓圖書館除了是提供讀者參閱資料的地方,同時也是培養語言能力、鞏固文化資產的重要平台。
文化局強調,母語學習不只是可以在家庭、學校學習以外,圖書館也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媒介跟場域,藉由閱讀繪本、說故事,為社區或圖書館進行母語教學,期待能將語文資產,以多元方式提供給家庭、社區,讓金門母語能永續長存。
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1999年提出倡議之下,從2000年起,訂於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避免地球大部分語言的消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