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培訓西園鹽場導覽志工 實務操作與解說演練並行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948
西園鹽場文化館導覽志工培訓,經完整實務解說演練。(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西園鹽場文化館導覽志工培訓,經完整實務解說演練。(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西園鹽場文化館導覽志工培訓,經完整實務解說演練。(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西園鹽場文化館導覽志工培訓,經完整實務解說演練。(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委託金門獅黃鹽鄉文化發展協會辦理「西園鹽場文化館活化計畫」導覽志工培訓系列課程,於112年2月25日至27日三天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接續在金沙鎮西園里活動中心、西園聚落與西園鹽田等處,進行完整實務導程及演練操作。
 第一天25日實務培訓課程,上午首先由西園在地文史工作者黃振良老師,講授近代西園鹽場從闢建、關場,到開場恢復參觀之歷史變遷發展過程,以及說明鹽田構築、曬鹽、收鹽過程,與依季節進行鹽田產製技術、修復保養等主要工作簡介。同時,透過鹽場照片說明西園聚落地理環境、人文發展,與解說過往作為鹽倉的樓山寺等民俗故事。下午實務課程部分,由西園鹽場黃添水鹽工,帶領學員實地認識鹽田產製過程,從引潮入池、蓄水池、蒸發池、結晶池及鹵缸位置、形式,產製天數等進行現場說明。
 第二天26日實務應用課程,上午由西園在地文史工作者黃振良老師,帶領學員實地走訪與鹽場發展息息相關的西園聚落,認識聚落內地形高低走向、周邊山脈海域、寺廟民俗、東西北中四甲分布,以及居民姓氏源流特點與聚居位置現況。下午實務課程安排西園鹽場許水池鹽工進行曬鹽、修復鹽田施作示範,並讓參與學員實作體驗,以加深認識鹽田產製、維護工作主要項目。
應用課程部分,再由金門獅黃鹽鄉文化發展協會翁仁芳理事長,講授鹽與人類生活應用知識,從鹽的化學成分、形成,對人及微生物等影響,到醫學、健康科學、烹飪、工業使用特點說明,以及臺灣相關鹽產應用於鹽塑、鹽雕體驗等案例發展介紹。
第三天27日演練解說課程,上午接續邀請西園在地文史工作者黃振良老師與學員,就鹽業歷史人文、鹽田產製等問題,進行提問互動及完整說明,俾利加深學員認識臺閩地區最早的西園鹽場歷史文化發展建構過程,以及了解傳統曬鹽的產製方式,不僅減少早期煮鹽對自然生態影響,進而提升產鹽品質之歷史變遷過程。上午時段並帶領培訓學員實地從以場作家鹽務辦事處門上對聯,說明鹽業開基、建場歷史脈絡,與館內鹽田產製、生態應用展館介紹,以及主展館鹽業歷史照片、產製工具功能等說明,最後進行館外永安橋石碑、皇清石碑之製碑源起、樣式特點,及佐證西園鹽場歷史定位涵義說明。
第三天27日下午最後演練解說,由15位學員分為4組,進行實地導覽解說演練,演練過程中,分組學員將西園鹽場基礎歷史發展與鹽業產製特點,西園聚落人文景點等於館內外依序進行精彩解說。演練導覽解說過程並由黃振良老師進行解說內容修訂、補強指導,及時調整導覽解說重點內容及模式;俾利讓學員從學習理論、實務知識後,透過演練解說實際過程,得以融會貫通完整發揮,並能學習分組後不同解說講解基本技巧;進一步再從遊客停留參觀時間,適宜規劃串連展館、鹽場、聚落景點等主要解說內容,提升導覽解說內容正確度、精彩度。
後續3月10日在考核決選階段,將由現場遊客與專家學者們正式進行評選西園鹽場導覽合格志工,參訓的導覽志工將在通過考核決選後取得西園導覽志工合格證書外,未來將以社區為中心,建置西園鹽場教育推廣體系及流程,以達到傳承保留先人產製鹽業傳統智慧及歷史風華,並提高西園鹽場觀光行銷及教育發展效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