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平台下載APP、LINE、臉書 詐騙無處不在
即使是使用官方平台下載的APP,也可能受騙!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提醒民眾,官方平台下載的應用程式,也可能被利用為詐騙之用,民眾應小心查證,並在下載APP前參考其他使用者的評價及下載次數,以防落入詐騙圈套。
縣警局刑警大隊舉例指出,一名六旬退休徐姓婦人去年底加入自稱「股票分析師助理」的投資LINE群組,自稱老師的「蔣明誠」每日在群組內分析股票走勢、政治、國際經濟、比特幣行情,後來推薦徐婦至APP Store官方平台下載「BTMIN GT」APP,並以「陌生個人銀行帳號」供匯款、儲值、投資虛擬貨幣,由於是從官方平台下載的APP,讓徐婦不疑有他,陸續投入高達一千六百萬元,直到銀行行員察覺有異,通報警方到場勸說,才驚覺被騙。
徐婦第一次投資四十萬元,沒有獲利,第二次再投三百萬元,成功拿回四十萬元,之後越投資越多,卻一直無法出金,且持續以「提供與身分證相符之銀行帳戶」、「繳付帳戶內10%金額,驗證身分後才能出金」等藉口推遲,要求對方持續入金,讓已經沒錢的徐婦到處借錢籌措。所幸臨櫃遇到機警銀行行員,察覺有異,通報警方到場,警方苦口婆心向徐婦說明,她才知道受騙,但已被詐走1600萬元。
縣警局刑大提醒民眾,雖然官方平台下載的應用程式,有經初步審核才上架,但也可能被利用為詐騙之用,民眾應小心查證,並在下載APP前參考其他使用者的評價及下載次數,以防落入詐騙圈套;事實上,只要民眾每次投資入金的帳戶都是「陌生的個人銀行帳號」,就極有可能是詐騙集團的人頭帳戶。
詐騙集團會偽冒名人的LINE及臉書
記者莊煥寧/綜合報導
詐騙集團佯稱財經專家、假冒投資名嘴成立Facebook社團、LINE群組招攬民眾入群的伎倆時有所聞,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提醒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任何投資在匯出款項之前,一定要再三查詢確認,有任何不確定都可以直接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
縣警局刑警大隊以刑事警察局提供的案例說明,臺中市一位年約70歲的謝姓家庭主婦在家中滑手機,一名自稱阮慕驊的網友透過Facebook與謝女士聯繫,兩人聊了一陣子關於股票投資的事情,這名自稱阮慕驊的網友就邀請謝女士加入他的財經群組。
由於該阮慕驊的網友在LINE對話中非常親切地給予謝女士很多關於投資上的建議,也很關心謝女士的生活狀況,因此謝女士不僅大方與對方分享自己購買的所有股票,還請他幫忙分析該怎麼操作更好,完全信賴對方就是真正的財經專家阮慕驊。冒牌的阮慕驊於是請謝女士與他的助理聯繫,答應幫謝女士申請加入他的「財務翻倍計畫」群組,可以獲得第一手的投資資訊,保證獲利可觀。
謝女士不疑有他,即與助理聯繫,對方表示必須先跟公司申辦一個不會被金管會或銀行查稅的「專屬指定帳戶」,才能取得加入「財務翻倍計畫」的資格。謝女士於是聽從對方指示,將投資本金300萬元匯入其指定帳戶,好讓該筆本金可以轉入她所申辦的「專屬指定帳戶」;謝女士在匯款時也聽從該名助理的教戰守則,如果被銀行行員問起匯款用途,一定要說該筆款項是修繕房屋的費用,才不會被懷疑洗錢。直到謝女士某天和女兒開心分享自己已經加入財經專家的群組,馬上可以投資獲利,謝女士的女兒才驚覺母親是上了詐騙集團的當,趕快帶著母親去報案。
無獨有偶,另外一位年約50歲的蔡女士也同樣是在Facebook社團看到標榜由名人吳淡如設立的投資社團,加入貼文提供的LINE 帳號之後,便聽從對方指示註冊了一個不明投資網站,並且聽從所謂的老師帶領下單投資股票、原油、期貨等標的。等到蔡女士要申請出金的時候,對方就以要下個月初才能申請為由再三推託,結果過沒幾天,蔡女士發現自己的投資帳號顯示金額為零,才驚覺遭到詐騙,陸續匯出超過100萬元的投資金額也就這樣歸零了。
縣警局刑警大隊指出,刑事警察局提醒民眾,詐騙集團佯稱財經專家、假冒投資名嘴成立Facebook社團、LINE群組招攬民眾入群,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如果該位名人身分經過Facebook認證,帳號旁邊會有藍色的打勾圖示,可以利用這個機制來辨識帳號真偽。另「165防騙宣導」官方LINE帳號(@tw165)及165全民防騙網都已開通查詢功能,只要輸入LINE ID,就能立即收到所輸入資訊是否曾被通報詐騙的判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