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瞭望》監控外來物種 斑腿樹蛙列為首要目標之一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3,889
字型大小:
入侵外來物種「斑腿樹蛙」繁殖力和適應力超強,縣府列為監控調查的目標之一。(李金生攝)

入侵外來物種「斑腿樹蛙」繁殖力和適應力超強,縣府列為監控調查的目標之一。(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霏雨輕彈落碧潭,田雞對唱到人家」冬去春來細雨紛飛,又是蛙鳴喧鬧田野,春景無限的好時光。不少鄉親發現庭院來了不速之客,活蹦亂跳時隱時現,這正是近年縣府陸續接獲通報,長期監控調查中的入侵外來種(Invasive Alien Species)「斑腿樹蛙」。
模式產地在香港的斑腿樹蛙,雄蛙體長平均5公分,雌蛙較大平均7.4公分,分布區域涵蓋印度、中南半島和中國大陸華南、華中多個省分,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0至1600公尺。2006年在台灣台中梧棲首次發現,2010年被證實為外來種,通常棲息於丘陵地帶的稻田或田埂、石縫草叢、灌木枝叢以及路邊,成蛙以昆蟲為主食。由於適應能力強,族群數量迅速增加,成為優勢物種。
2019年7月以後,金門島上的菜園、庭院,以及戶外草地、農塘和道路旁,陸續發現1種趾頭有吸盤的淺褐色青蛙,跳躍能力甚強,行動十分敏捷。縣府農林科確認是過去調查未曾記錄的斑腿樹蛙,派員捕捉數隻個體進行親緣分析,同時廣發「網路通報單」請民眾協助填寫,做為了解分布範圍與因應作業的參考。
農委會調查,因為它的繁殖力和適應力超強,儘管有蛇及鳥類等天敵,但並不影響其快速繁衍,對外觀相近的台灣本土「布氏樹蛙」帶來極大的生存競爭壓力,研判最初可能是隨著園藝作物入侵台灣,至於是否循同一模式「中轉」來到金門,並在攻占全台後,讓同屬外島的金、馬也相繼淪陷,則有待進一步釐清。
農委會林務局調查發現,斑腿樹蛙一次平均可產下600多顆卵,但布氏樹蛙一次僅約產下300顆卵,其他原生蛙類平均卵量約200顆到300顆左右。斑腿樹蛙進入布氏樹蛙棲地後,會占領棲地和快速消耗食物,布氏樹蛙即使繼續留在原棲地繁殖,新生小樹蛙也沒有足夠的食物與生存空間,帶來明顯的競爭和排擠作用。
金門做為四面環海的島嶼,過去因對外往來較少,生態體系保持一定程度的初始性和封閉性,但隨著開放腳步的來到,也出現外來動、植物如互花迷草、「國際毒草」銀膠菊和近年數量激增的天竺草,以及環頸雉、孔雀等入侵,威脅本土生態或破壞農作的問題,對本來就脆弱和敏感的島嶼生態,帶來不利的環境影響因子。
目前擔任縣府觀光處城市行銷科長的鐘立偉,過去在縣府農林科長、林務所長任內,即十分關注外來物種對本土動、植物的排擠和競爭壓力,因此就具有較大迫切性的目標包括巴西烏龜、孔雀和斑腿樹蛙,擬訂長期環境監控調查計畫,委由也曾在農林科服務,目前在國立海洋大學念博士班,也擔任民間保種公司〈再生魚坊〉負責人的陳光耀主持相關的調查和移除工作。
目前看來,做為強勢外來種的斑腿樹蛙,在金門對人畜並無立即性的危害,但縣府考量金門是一座小島,生態系統規模小,對外來物種的承受力也相對較弱,一旦爆量情況失控,可能遭遇處理難題,持續的監控和移除作業,包括個體和卵泡在內均有其必要,相關單位和人員的努力,值得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