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首屆閩台青草藥研討會召開 金門閩南文化協會發表論文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綜合報導。
點閱率:1,122
字型大小:
首屆「閩台青草藥」文化學術研討會昨在廈門海滄召開,金門閩南文化協會也獲邀共襄盛舉。
(金門閩南文化協會提供)

首屆「閩台青草藥」文化學術研討會昨在廈門海滄召開,金門閩南文化協會也獲邀共襄盛舉。 (金門閩南文化協會提供)

首屆「閩台青草藥」文化學術研討會昨(23)日在廈門海滄召開。邀請金門閩南文化協會參加,並由該會推派中醫草藥研究推廣委員會主委戚屬光博士發表論文,該會秘書長石莉安也代表隨行。這項活動由廈門市海滄區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等多家承辦。來自馬來西亞、廣東省、臺灣地區及榕、廈、漳、泉、三明的專家學者、傳承人和青草藥志願者近百人出席會議。
 金門閩南文化協會表示,閩南青草藥是閩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在傳承神農嘗百草、《黃帝內經》等中原南傳的中華醫藥基礎之上,融入了對閩南天候地氣、生物生態的認識,由閩南醫祖保生大帝所開創。千百年來,閩南青草藥文化世代傳承,不斷豐富,形成了包含藥、診、術、智、德五個方面的民間保生健康醫藥體系。之後,又隨閩南人過臺灣、下南洋播傳至臺灣和南洋,成為所有閩南人共同擁有的「閩台青草藥」,對於推動兩岸青草藥交流合作,推動廈金融合發展;以及推動閩南與海絲沿線國家青草藥交流合作,促進「民心相通」核心區,具有獨特而深遠的意義。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指出,2022年1月閩南青草藥已被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也打算將閩南中草藥納入閩南文化內。並經由兩岸合作研討如何將民間傳承千年的青草藥技藝、知識、智慧、價值取向提升到學術的高度,形成獨具特色的一門學問,進而成為一門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這也是所有閩台青草藥的傳承人及中醫藥學、植物學、植物化學、文化學、非遺學的學者們,不可回避的課題。
策辦方陳耕教授也表示,此次研討會是首次對這一民間保健醫藥體系開展系統性的理論總結和學術探討。陳耕指出,會議共收到63篇論文,入選55篇。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表示,金門縣數年前也曾有規畫百草園倡議計畫種植多種中草藥原種,包括金門一條根以推廣契作數年有成,另外還有金銀花、桑葉、金線蓮、嬰兒草茶等,近年來都納入閩南中草藥的運用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