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文沙龍》梳理歷史遺存 傳承時代迴聲─作家黃振良

發布日期:
記者: 林靈/專訪報導。
點閱率:1,132
字型大小:
縣籍作家黃振良。(林靈攝)

縣籍作家黃振良。(林靈攝)

始終懷揣著一份使命感和責任感,從事文史工作多年的黃振良,常年走在鄉土中,或編書、或著述,不斷地守正出新,堅韌前行,他以敬畏之心拂去歷史的煙雲,他以語言和文字深入挖掘、細緻爬梳,殷殷守望金門這片土地。
尋根索源 穿行文史叢林
每一次歷史更迭總伴隨著一次物什更換,有感於大量的、珍貴的文史資料、典籍文獻與常民器物,逐漸褪色、不斷消亡,黃振良在未退休前,即利用公餘之暇,投入地方文史調查與研究;自教職退休後,他便全然投入在地史料整理及田調,展開人生旅途的新跋涉。
秉持著敬恭桑梓,不能忘情於鄉邦的初衷,從聚落的日常生活和鄉土敘事出發,黃振良以具體的人物事為研究對象,發現其背後的人情世故與文化傳統;他收集民間文獻,依託深刻的歷史,同時結合田野調查,書寫現實,步向文本,記錄空間構造與建築形態。
他走向田野,進村入戶,俯下身去,孜孜以求,從金門古式農具開始探尋,含括民生器物、古井風情、先賢行跡、寺廟教堂、方音語詞等,「這些我們不做,誰幫我們做?」經由反覆了解、多方求證、尋根索源,不遺餘力地對家鄉的歷史進行梳理及考證,並對浯島的民風民俗進行追憶與傳播。
留住文史與記憶的根脈
以實際作為體現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黃振良積極致力於推展金門文化,既要保護外在的「筋骨肉」,更要傳承內在的「精氣神」;無論是以物質形態呈現的亭台樓閣、民宅民居,或是以非物質形態呈現的歲時節令、民風民俗、廟會儀典等,悉數整理輯集成冊,縱向地記憶著浯島的史脈與傳承,橫向地展示著金門寬廣深厚的閱歷。
為了解與釐清金門族裔之遷徙與分衍,黃振良費時兩年,走訪廈門、同安等地,親訪逾百個聚落,透由剝繭抽絲、條分縷析,終成《浯江衍派:金門徙衍古同安內地的家族聚落》一書;其工程之浩大、細節之紛繁複雜,極為耗費心力,但黃振良不免感慨,若不留下紀錄,所有歷史風霜與文化印記,都終將消逝遠去,而所有的消逝都不可逆轉,「我們不得不把它的根本找出來。」
歷史是根 文化為魂
時光川流,疾如轉蓬,為賡續傳統文脈,延續浯島記憶,滿懷著對故鄉的熱愛與責任、對歷史的敬畏與珍視,黃振良與時間賽跑,他在田陌鄉間,他同時也在街頭巷尾;在廣博的文史叢林中,他尋著歷史遺蹟和文化遺穗,透過口述歷史、影像記錄、實物採集,將更多的老故事、老建築、老物件,林林總總不可再生的歷史記憶、文化資源及生命基因,一一形諸筆下,熔鑄成文。
把守望當作建設,將紀錄視為保護,黃振良採錄編撰、考察走訪、上下求索,他以一本本圖文並茂、詳略古今的文史著作,縱橫捭闔、穿梭古今,匯聚著醇厚的歷史積澱與悠久的文化傳承,陳述著故事,見證著時代,作為歷程,作為縮影,作為啟迪,作為對在地文史瑰寶的回望與致敬,更為金門留下無數彌足珍貴的文化精神財富,綿延流長,源源流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