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長泳暨金廈泳渡首度移師烈嶼舉辦

金廈泳渡接力公開賽訂7月15日舉行;金門海上長泳訂7月16日舉行。(體育會提供)

海泳紀念酒品。(體育會提供)
第20屆金門海上長泳暨第11屆金廈泳渡活動,隨著金門大橋的開通,縣府在多次場勘與環境評估後決定結合金門大橋的觀光效益,金門海上長泳將移師烈嶼習山湖公園附近的東崗海灣舉行,從「新」出發,副縣長李文良歡迎大家相約來金門挑戰。
金門縣政府昨日上午十一時在新聞發佈室舉行金門海上長泳暨金廈泳渡新聞發布會,由副縣長李文良主持,包括縣府教育處長孫麗琪、金門體育會理事長唐麗輝議員、縣立體育場長許光前、教育處科長莊凱倫、金門體育會秘書長辛雷達等出席參加。
本屆金門海上長泳暨金廈泳渡活動場址,將隨著金門大橋的開通,移至烈嶼鄉雙口海邊(金廈泳渡)及習山湖公園│東崗海灣(金門海上長泳)舉辦,活動日期訂在7月15日舉行金廈泳渡、7月16日舉行金門海上長泳。
海上長泳改在烈嶼東崗
副縣長李文良指出,金門海上長泳活動即將邁入第20屆,金廈泳渡則進入第11屆,這次金廈泳渡是繼疫情後的再度舉辦,很多泳客都相當期待來參加此次海泳活動,此次金門海上長泳特別從料羅灣移師烈嶼東崗海灣舉辦,這也是承辦單位集思廣益後的決定,希望為泳客提供一個更好的游泳體驗。
李文良說,金門海上長泳地點位於料羅灣82據點,因為船舶進出水面偶有油污,而且海上地形地貌改變非常大,每年活動舉辦前都要出動重機具針對沙灘重新整地,人力物力時間花費很大,而且車輛進出也要對鄰近聯外道路整理,也耗時費力,更換場地問題也討論了好幾年。搶灘料羅灣是很多人的歷史情懷與記憶,在很多條件的取捨之下,不得不說是一個為難的選擇,因為經多次實際會勘後,以游泳條件來說,烈嶼東崗擁有較好的條件,原本是個海水浴場,是適合的點,至於吸引金門以外的泳客來說,金門海上長泳確實也會是一個品牌,烈嶼鄉東崗對大家來講比較陌生,也藉由這樣的機會行銷烈嶼的觀光,相信泳客在實際體驗過後,會喜歡上東崗這個場地。
兩岸泳渡得到中央支持
記者問到金廈泳渡廈門參與選手是否可以成行,李文良說,在規畫復辦兩岸泳渡活動時,也考量目前兩岸關係有點緊張,必須得到中央的支持,所以縣府也偕同議員前往拜會了陸委會副主委,他承諾會協助舉辦這樣活動,有此支持,縣府才能順利展開進一步的規畫。而廈門市台辦與游泳界人士也希望金廈泳渡恢復。
唐麗輝理事長感謝金酒公司等贊助商的支持,讓活動舉辦更為順利,她說,此次金門海上長泳(搶灘料羅灣)移到烈嶼東崗,因為活動也負有繁榮當地經濟的目的,搶灘料羅灣82據點是軍事據點,許多建設受限,也是心有餘力不足,因此經過多次場地會勘,幾個地點中選擇東崗,這也希望能夠帶動烈嶼鄉的觀光,而且兩個活動都在烈嶼,也有其便利性。
孫麗琪處長指出,此次金門海上長泳暨金廈泳渡活動,也是縣府所有單位合作才能奏效,也感謝體育會以及各單位工作小組的大力協助,眾志成城就能成就美事,希望發揮金門整體實力,讓活動越辦越好、長久永續。更期盼藉由活動累積能量,把金門帶出去,讓世界走進來。
縣府指出,現今金門大橋連結了金門五鄉鎮的心,同時也解鎖了烈嶼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以往位於料羅灣82據點著名的金門海泳之搶灘料羅灣、泳渡料羅灣活動,亦將於20年後的今日,隨著時代的潮流華麗轉身,回歸正名│「金門海上長泳」,不僅富含著歷史,也廣納了大眾嚮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也為本屆金門海上長泳暨金廈泳渡活動帶來煥然一新的面貌。
本次長泳活動將保留富含歷史元素的親子及新科技帶狀活動與園遊會,讓游泳愛好者們能攜家帶眷一同到金門報名參與,除能在7月15日至雙口海邊免費觀看國內外游泳好手並於現場加油外,更能親身體驗7月16日金門海泳活動│東崗海灣清澈海水與美麗海灣,不用出國即能享有國外才能感受到的開放水域游泳輕旅遊,縣府邀請國內外、亞洲地區的游泳愛好者們,一同共襄盛舉,透過本屆海泳活動,來體驗不一樣的金門,以及從「新」出發的金門海上長泳。
為維護烈嶼東崗海灣自然環境及保障活動品質,本屆金門海泳活動報名名額限額1,000名,活動相關報名資訊,可洽金門體育會專線082-311148,或上網搜尋「金門體育會」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