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胡璉故居紀念館擴大祭祀抗日保臺烈士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綜合報導。
點閱率:1,622
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昨假台北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盛大舉行紀念活動。(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提供)

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昨假台北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盛大舉行紀念活動。(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提供)

 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昨(9)日上午10時20分在台北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盛大舉行紀念活動,祭典由胡璉將軍裔孫胡敏越理事長代表國軍後裔主持,現場氣氛肅穆莊嚴。
胡璉故居紀念館館長桂天指出,今年正逢對日抗戰之「鄂西會戰石牌戰役勝利八十週年」、台海「東山島突襲戰七十週年」暨「金門八二三砲戰勝利六十五週年」,該館特擴大祭祀前陸軍第十八軍抗日、保衛臺澎金馬等戰役陣亡將士,以慰忠勇官兵在天英靈。
石牌戰役 胡璉獲青天白日勳章
桂天表示,1943(民國三十二年)5-6月間,日軍為打通長江上游航線、控制洞庭湖產糧區,發動鄂西會戰,陪都重慶告急。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下令其部所屬各部隊奮勇扺抗。「鄂西會戰石牌戰役」係指當時西陵峽的石牌要塞扼守長江三峽的要地。要塞如被日軍攻破,將威脅到通往重慶之障壁。陳誠命令長江上游防衛軍十八軍(軍長方天)下轄的11師(師長胡璉)及18師(師長羅廣文)死守,此戰國軍勝利後師長胡璉榮獲青天白日勳章,該枚勳章現存於金門莒光樓。
另台海「東山突襲戰役」是在1953年(民國四十二年)韓戰停戰協定簽署前,由美國中情局CIA在台掩護機構「西方公司」,與我傘兵空降部隊合作策畫的突襲行動,由時任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率領萬餘名國軍,對位於福建和廣東二省交界處的東山島發起之突擊作戰。
八二三砲戰 奠基台海和平穩定
至於「金門八二三砲戰」發生於1958年(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連續四十四晝夜中共發射近四十八萬顆砲彈,震驚中外,有賴台澎金馬萬眾一心,終於戰勝敵人侵略,奠定台海穩定和平的基礎。
昨日上午的祭典由胡璉將軍裔孫胡敏越理事長代表國軍後裔主持,孫女胡敏珍、胡璉故居紀念館館長桂天,劉鼎漢將軍之孫劉國青等一行人約五十位陪同出席;應邀出席的貴賓包含中國國民黨第13任黃復興黨部主任委員季麟連上將、前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八二三戰役壯烈犧牲的抗日名將吉星文將軍之子吉民立、抗日名將前大陸工作處鈕先銘將軍之子鈕則堅、嚴佛元將軍子嚴樂潔、李樹蘭將軍孫李煜、全國眷村聯盟謝小蘊理事長等出席祭典活動。
胡敏越指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國三十二年中日抗戰時期,先祖父胡璉將軍留下的五封遺書及祭天文,深深影響吾等後代的價值觀。國軍們為國家犧牲奉獻,長期住在部隊中與家人聚少離多,那種無私無我的盡忠精神是我們當所敬佩的。」
 胡敏越也在現場展示「春秋存義」手札。他解釋,「祖父曾寫下:『古有明訓 華夷須嚴辨 春秋存義 身為軍人 死為軍魂 後人視今 亦由今人之視昔 吾何惴焉』,這樣的魂魄和氣度感動上天保守中華民國,因為軍人的奉獻,讓國人享有太平日子。」
 胡敏越並指出,希望透過紀念活動喚醒外界記憶,感念當年抗戰期間那些犧牲奮鬥國軍英雄的精神和優良傳統。他也強調,自己常常和孩子講述先祖父胡璉將軍事蹟,當年如何為國家奮戰,全身都是傷。如今現在教育對下一代影響幾乎是沒有「根」的歷史文化傳承,不知道自己的祖宗從哪裡來,缺少民族認同感,十分可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