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文沙龍】兼容藝術萬韻 彩墨意在巔峰──書畫作家吳鼎仁

發布日期:
記者: 林靈/專訪報導。
點閱率:1,593
縣籍書畫作家吳鼎仁。(林靈攝)

縣籍書畫作家吳鼎仁。(林靈攝)

擅水墨、書法、篆刻、製陶、著述、絲竹,將情感發諸於心、流諸於筆端、落於詩文畫作上,吳鼎仁集畫境、詩境、心境為一致,三境皆成妙境;他以物象之神、筆墨之活、性情之真,構成了每一作品的勃勃生機,與深厚的筆墨意蘊。
沉潛藝海 縱橫筆墨
自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吳鼎仁即返鄉從事美術教育及創作,長期沉潛藝海,縱橫筆墨半世紀,他以深厚的積澱和廣博的學習為基石,在持續不斷的創作中,求真、求美;他借景抒情,借物傳神,窮盡巧思,用心靈與機智創作出流光溢美、樣態各異的藝術創作。
  基於興趣,自學了大半輩子的草書,吳鼎仁曾說,草書是其最愛。謙稱自己「心神不定,一路繁門雜學的行行走。」先是專研水墨,後以彩墨創作為主,他以故鄉金門為題,含括浯島風獅爺、燕尾馬背古厝、南來番銀起番樓、殘垣斷壁烽煙後,林林總總家鄉物事,浯風浯俗吾故鄉,他以手中筆墨呼喚著當代大寫意,迄今仍畫思如潮,日日與筆墨相親,妙手成春。
皴筆隨興 彩墨新意境 
彩墨畫以水墨畫為基底,於其上加重敷色、點彩,使水墨畫的色彩更為豐富多樣、明快鮮活;吳鼎仁說明,將古今墨、色共用,鼎新了傳統筆墨,皴筆隨興,墨彩齊飛,重墨重彩的「彩墨」創出新意境。其作品並非只停留在外在對象的描繪與表現,亦非僅止於追求客觀物象的新鮮感,而是力圖透過客觀物象,傳遞背後的歷史存在與人文之思,極近自然而又超乎自然;且無論構景、取意、造境、施藝,他都能獨出機杼,獨有創造。
突破傳統,反映當代,勤思善學,同時憑藉著往復的探索,將詩心融於繪心,吳鼎仁飽蘸濃情的筆鋒,描繪的不只是眼中之景,更是心中之境。透由深厚底蘊與深思精研,在觀照自然和記懷萬物間,情之所至,筆馳墨湧,「意中有意,味外有味」;除寫生山海鄉間,以浯鄉風情為題,吳鼎仁更暢走大江南北,四處采風,舉凡風景佳勝、名山大川、城市園林、村野鄉居、舟橋樓宇等,他以筆下彩墨概括提煉,精深而淋漓盡致地傳達出各種神韻!
浯島奇才 詩書琴藝無一不通
三十餘年來,吳鼎仁自作逾四百幅對聯,含括海印寺安心石室、金城鎮吳氏總家廟、古宮新建的料羅順濟宮等處所,均可見其編撰書寫之美對嘉聯。除書畫創作,吳鼎仁走入中文領域,其碩士論文「呂世宜書學風格研究」,即綜觀先賢西村呂世宜之生平,及在金石學、書學之成就。
費時十年,他為太武山海印寺義務修復殘肢破損、缺失嚴重的泥塑十八羅漢。他嗜讀唐詩宋詞,酷愛以古調吟唱詩詞;他亦創作出現代詩百首,並集結出版;他率真撰文,半雅諷半幽默,亦莊亦諧,發表於金門日報〈浯江夜話〉及副刊,更集結數本文集出版。詩書琴藝,品竹調絲,他無一不通,堪稱浯島一奇才,其聲名鵲起不是平地驚雷般地突如其來,而是由量變到質變的由來已久。
歲月燃情,快意人生,一襲唐裝,滿頷髭鬚,「風流文采磨不盡,水墨自與詩爭妍。」吳鼎仁以紮實功底,融合中西,借古開今,將物之神采與我之精神兩相映照;他行走萬水千山,搜盡眾生之相,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大量作品,而在那些作品裡,有寧靜,有空靈,有澄明,更有高古曠達的情懷與超逸灑然的胸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