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述美校外教學踏查烈嶼展開人文歷史巡禮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944
述美國小「發現自然之美、文史之情」校外教學活動,走出教室踏查、驗證擴大視野。(述美國小提供)

述美國小「發現自然之美、文史之情」校外教學活動,走出教室踏查、驗證擴大視野。(述美國小提供)

述美國小「發現自然之美、文史之情」校外教學活動,走出教室踏查、驗證擴大視野。(述美國小提供)

述美國小「發現自然之美、文史之情」校外教學活動,走出教室踏查、驗證擴大視野。(述美國小提供)

述美國小日前辦理「發現自然之美、文史之情」校外教學活動,走出教室踏查、驗證擴大視野,加深印象,提增學習成效。師生除了前往烈嶼青岐港南山頭實地實物觀察玄武岩與綠石槽地形;也參訪湖井頭戰史館、鐵漢堡等了解歷史過往。述美國小表示,期透過校外教學,讓學生了解生活周遭皆教材,靜心觀察、探索,能尋找出事物的脈絡,此外也藉先賢先烈的壯烈故事,讓學童知道和平的可貴。
述美國小日前辦理校外教學活動,帶領全校國小學生走出教室,走入戶外教學場域,以實地的踏查方式來驗證平日在校所學。此次特別分一至三年級與四至六年級兩學習群,除了帶領學子前往認識自然環境,探訪青岐港南山頭之玄武岩與綠石槽地形地貌。另外,一至三年級也參訪勇士堡、鐵漢堡、地雷主題館;四至六年級則至八二三紀念碑、九宮坑道、八達樓子、習山湖公園、湖井頭戰史館,展開人文歷史巡禮。
述美國小今年校外教學主題為「發現自然之美、文史之情」。自然學習部份,地點為青岐港南山頭之玄武岩與綠石槽地形地貌。主要帶領學生了解玄武岩及其風化崩解現象,學子現場觀察清楚可見玄武岩圓形如洋蔥層剝狀風化現象;綠石槽,則因海岸岩石經海水不斷沖刷,質地軟的凹陷形成槽溝,堅硬的部分形成峰狀,每至夏季,上面覆蓋一層綠色藻類,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而歷史人文巡禮部份,則透過八二三紀念碑、九宮坑道、湖井頭紀念館、勇士堡、地雷主題館等述說著烈嶼鄉經歷炮火洗禮過往的場景,讓學子遙望當年先賢先烈的壯烈故事,也讓學童知道和平的可貴。
述美國小校長楊恭墉表示,這次學校安排的學習場域是烈嶼鄉。在金門大橋未通車前,辦理烈嶼鄉的校外教學,交通問題是主要的障礙。首先除交通船有人數的限制外,學童到場點的運送,大金和小金二區塊都要安排交通車,非常不便。如今金門大橋通車後,交通上的障礙自然消失。學校特別安排離述美國小學童較遠的生活圈—烈嶼鄉作為校外教學的地點,希望能讓述美學生利用此次機會,更進一步認識烈嶼鄉,拼湊出更完整的金門全貌。
楊恭墉也說,校外教學是走出教室多元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藉由戶外踏查、探索的方式,來豐富學童的學習經驗,提升學童學習動機與興趣。在金門的校外教學,有助於讓學童更認識金門家鄉,增加對家鄉的認同與情感。
述美國小指出,校外教學除教師事前的說明引導外,也希望學童能經由實地的踏查參觀。此次除了利用實地實物觀察、參訪,同時輔以現場導覽介紹,以期能增加學童的學習印象,提升學童的學習動機,並增加學童學習成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