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文沙龍》以版入畫寓心象 刀觸成美抒華章──畫家黃世團

發布日期:
記者: 林靈/專訪報導。
點閱率:1,078
縣籍畫家黃世團。(洪世國提供)

縣籍畫家黃世團。(洪世國提供)

浸淫藝術創作逾三十年,黃世團在版畫、素描、油畫等三種媒材各異的創作上,建立各自獨特的面貌,尤以版畫博有聲名。著重線條、色彩及造形,他的創作於煥發東方意蘊的特殊韻緻中,透過現代手法演繹藝術的經典意象,將之凝鍊為別致獨特的美學主張。
捨舊謀新 藝術即修練
自小「愛美」、喜歡畫畫,但幼時家境清苦,加之曩昔地區教育資源貧乏,黃世團一度成為留級生,「作夢都夢到考試而驚醒過來」,然生命中的所有迂迴,都是為了前進,為了用力打出深遠的回擊;高中時,受時任金門高中美術教師蔡繼堯影響甚深,致使他投考藝術類組。爾後,赴台半工半讀,曾師事有「台灣現代版畫之父」美譽的版畫大師廖修平,並於接觸版畫後一見鍾情;經廖修平引導,啟動其創作經驗和理念,黃世團傾全力於版畫的追逐與探討,走入現代版畫世界而有所成。他亦曾於國內外各大小賽事中,締造「版畫四冠王」紀錄,躍上國際舞台,奠定其在版畫界的藝術地位。
「人之為學,不進則退。」無論藝術創作或人生,都是修練,唯有不斷地實現推陳出新的蛻變與突破;黃世團不只推翻傳統,捨舊謀新,也推翻昨天的自己;通過精專與久長的努力,他以天分和勤奮,在藝術這片沃土上殷殷耕耘,建構出自有特色的藝術語言。另,由於學然後知不足,為臻於至善,望將版畫與文學交融結合,黃世團潛心攻研文學數年,終在66歲時獲文學博士。
不一樣的金門人 不一樣的藝術創作
其版畫擅以紙版多色套印,常以生活文化為主題,將自我體驗、思想及感受藉各式媒介呈現;黃世團認為,所有版種、技巧、形式,都只是創作的一種方式、一種手段。版畫為融聚繪畫、刻版、印刷於一體的綜合性繪畫藝術,透由多重色彩的並置,清晰、跳躍而富有韻律的色塊鋪陳,他以獨具的慧眼、飽滿鮮明的情感,以及極致的、高度概括的藝術語言,創造出一種融洽而神韻絢麗奇幻的藝術境界,一片至高的版畫藝術領域。
藝術創作宛如一趟無人能及的心靈之旅,靈感與思想的轉變、自卑及自信的衍變,一路奔馳闖蕩,艱辛且飽含孤獨,溫寒自領。堅持作一個「不一樣的金門人」,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成就「不一樣的藝術創作」,黃世團敢於挑戰黑暗,善於歌頌光明,除向外張望,亦向內審視,他大膽地投放自己,其創作於疊加意涵、涵容各式樣貌後,噴薄而出,漾溢著濃濃的人文情懷,充分展現他對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深刻關切,也反映出他對故鄉文化的關注和理解。
變中求變 提煉生命光華
深研藝術創作,一路兢兢業業、埋頭勤習、精益求精,黃世團對創作的堅持,亦是對文化和精神的堅持,更是對自我與人生的堅持。近年來,返鄉陪伴高齡母親,過慣城市的熱鬧,黃世團轉換心境,擁抱故舊家鄉;他並應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之邀,加入文化藝術扎根工程,以實作替代講解,以玩藝帶動地區版畫教育,盡畢生所學傳承,盼望藝術的種子漫地生長、日益發皇,綻出繁茂蔥鬱的藝術花樹。
「創作即探險」,一層層撥開迷霧,一次次揭開面紗,黃世團保持敏銳感受,求真覺、放善感,求美於內外,他在變中求變,突破自我,實現了藝術精神中最難以持續的一種鮮活;其創作或細緻齊整,或大膽潑辣,無不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大眾,也都刻畫了自然美、生活美、人文美。他深刻地剖析人性,流淌有血有肉的真性情,他以炯炯的藝術目光來察看世界,精煉出生命的光華,藉其表現樣態各異的藝術創作,盛放璀璨奪目的今日桃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