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沙龍》翁清土作品賞析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646

翁清土畫作-何日軍再來。(林靈攝)

石頭記得。(林靈攝)
翁清土說明,其壓克力彩畫作〈何日軍再來〉,源於四十年前,金門十萬大軍,戰火硝煙,部隊演習,已是生活常態,民眾生活經濟與軍共融互依,發生很多故事。翻看二十年前返鄉時拍的舊照片,此景象深留心中,但一直無法下筆。當時金門已漸裁軍,兵員日少,今日更稀。提筆再畫,時空換異,備感五味雜陳。黃昏日西斜,部隊演習操練回營,行伍漸去,映照舊屋老壁枯樹斜影,更添冬日蕭瑟。
〈花崗岩岸瓊麻天〉以金門南岸料羅灣為題,花崗岩久受風化侵蝕,歷經紅色泥水沁染,在炎夏青空白雲映襯之下,更顯其孤獨之紅。中景瓊麻寥落,遠方樹林環伺,孤枝向天,昂然挺立,呈現生命的堅忍。〈燕尾古榕〉畫的是小金門山邊村落,古榕蒼勁糾結,對照祠堂燕尾飛升,在午後的藍天空中,一動一靜,互相宣示自己的存在對話。
〈石頭記得〉繪於2022年,畫的是金門著名的景點之一「虛江嘯臥碣群」與「漢影雲根碣」。畫面為沒有署名與落款的「觀海」,近年來石碣的字跡塗著以紅漆,鮮明俗麗。「漢影雲根碣」位於金城鎮古城村古崗湖南邊的獻臺山(土名東紅山)上,是明末魯王朱以海(1618-1662)手書刻石遺跡,魯王生前抗清復明,輾轉東南沿海,長達十八年,其間寓居金門的時間,累計共八年之久,因此在島上留下不少遺跡,「漢影雲根碣」該石早已崩落,四個字中的「根」字不見。〈石頭記得〉作品風格細膩寫實,主要畫面為「虛江嘯臥碣群」的「觀海」,畫面上方的天空中,置入了崩落倒立的「漢影雲根碣」,在寫實風格的畫中添加了超現實的部分,如畫題〈石頭記得〉,此處的碣群紀錄了金門此地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