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基金會邀陳長慶、黃慧玲薪傳閩南鄉土語文

胡璉文化基金會邀請陳長慶至金湖國小,進行鄉土文學教學。(金湖國小提供)

陳長慶安排學生到碧山社區,讓學生們更深入的了解鄉土文化。(金湖國小提供)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推出藝術與文化紮根系列,邀請在地文藝大師進入金湖國小,為國小學童薪傳文化藝術。首邀金門文化獎第二屆得主陳長慶老師為小學生進行精彩的鄉土文學教學,並邀請湖小黃慧玲老師協同教學。
發揮胡璉精神 灑播文化種子
民國40年,胡璉將軍出任金門防衛部司令官,其部屬高吉人軍長駐守金東山外村,據湖小第一屆校友陳昆乾校長於109年3月12日在金門日報副刊發表「向第五軍高吉人軍長致敬兼憶述湖小創校原委」一文中描述:「每天看著村內的孩童,大多赤足露體、蓬頭垢面的跟隨父母兄姊去種田、割草、放牛,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因此,他內心深切感受到,要改變這些孩子的未來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教育著手。於是,他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也就是部隊除了負保國衛民的重責大任之外,要協助地方興辦教育,以培養幼年的學童」,將軍興學由此肇始。
時隔72年,湖小50周年校慶傑出校友陳龍安博士,以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的身分,邀請金門文化獎第二屆得主陳長慶老師為學弟妹進行鄉土文學教學,發揮胡璉將軍興學,為孩童們灑播文化種子的精神。
胡璉基金會在地藝術與文化推廣教育活動—深耕鄉土文學教學,利用今年三到六月間的雙周周三下午,在金湖國小語言教室,邀請陳長慶老師為學生進行精采的鄉土文學教學,做為一位在鄉土文學領域有深厚底蘊的專家,陳長慶老師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學生們講授閩南語的基礎知識及鄉土文學相關的故事和詩歌,同時也邀請湖小黃慧玲老師協同教學,黃慧玲老師原為英語科班出身,對於語言中的語音特色和音位高低有敏感的掌握,長年不斷精進閩南語教學,通過教育部閩南語最高階認證,110年參加全國語文競賽,榮獲閩南語朗讀社會組特優獎,多年來並指導湖小學生參與地區語文競賽,榮獲閩南語演說,情境式演說和朗讀多項佳績,學生們在兩位老師的引導下,對閩南語和鄉土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訪史蹟 認識風俗和民間故事
除了教室內的教學外,陳長慶並安排學生到碧山社區進行校外教學活動,讓學生們更深入的了解鄉土文化,在他的帶領下,參觀碧山社區重要景點和歷史遺跡,並認識了當地的傳統風俗和民間故事,這次校外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知識,還增進他們對鄉土文化的理解和珍惜。
陳長慶代表作品有《金門特約茶室》和詩作《阮的家鄉是碧山》,其中《金門特約茶室》於2009年榮獲國史館台灣文獻獎。詩作《阮的家鄉是碧山》已由金門政府立成詩碑立於金門縣定古蹟碧山睿友學校左側,並已由金門知名音樂家許銘豐為其譜曲。2009年罹患血癌至今未癒,但仍不減其對寫作之熱情,其最新作品《秋月西沉》目前正由《金門日報‧副刊文學》連載中。
金湖國小校長陳為信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年輕學子對於鄉土文學的認識和語言的了解是非常難得的,不僅增進學生們對於本地文化的認識和尊重,並期能將閩南語和鄉土文學的價值傳遞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