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后沙海岸施工 出土4具骨骸判斷為許氏先人

發布日期:
記者: 高凡淳/綜合報導。
點閱率:856
字型大小:

近期的后沙海岸邊新建自行車步道工程,在施工期間,廠商工程機械疑似碰觸到古墓群,后盤村村長許明吉立即要求廠商暫停施工。經瞭解工程機械碰觸到的古墓群,約出土四具骨骸,判斷都為后沙許氏祖先遺骸。
通常廠商遇到這種無主墓,頂多是把遺骸收集好,送到金門殯葬所納骨塔放置,之後再也無人過問了。后沙鎮南宮主委許明吉認為不妥,應請示后沙境主鎮朔魏府將軍爺意見,再做處理。經降諭召南勢角裔孫許木友進鎮南宮神諭表示:后沙位在布袋港海岸線旁的古墓遺骸,有三具為后沙五房南勢角東字輩祖先。後續處理事項,請施工廠商應通知南勢角子孫共同在場處理,俾便讓事件圓滿周妥。
據后沙村耆老表示,后沙東字輩祖先為后沙開基後第十二世子孫,其生存時期約在清朝康熙至乾隆皇帝年間(1700~1800),距今已兩、三百年。當時后沙海岸的布袋港可以停泊小船,往來金門與大陸間,經貿非常發達。先人往生時,通常會把棺木葬在自家土地旁。布袋港因無天然屏障,東北季風風沙又大,日久造成港口淤塞,最終被棄置。
另約在民國50年間,國軍為固守金門,加強金門北海岸的防禦工事。除海岸線以鐵絲網圍起來列為禁區,百姓不得接近。同時在禁區內佈雷及種植瓊麻,在禁區後緣再廣挖壕溝。在后沙村村外圍構築防禦工事,除將鎮中堡(之前只是碉堡)周圍用戰備壕溝圍起來,以區隔軍民,防止百姓誤入。同時將海邊各軍事據點以壕溝串連起來,將點的防禦構成線的支援防禦系統。乃將海邊壕溝打通延至嚨口東一點紅陣地(即是共軍古寧頭戰役的登陸點)。
在施工時,沿海周邊發現很多后沙祖墳,據當初長輩表示,祖墳沒有地方可以安厝(當初沒有公墓與靈骨塔),只能用撿骨甕(非骨灰罈),一甕一甕裝好集中放在原地附近埋葬。沒有墳頭、沒有墓碑,從土地表層無法觀察到是墳墓,清明節也無人前往掃墓。
這事件,在軍管時期,軍方也沒有和村民溝通說明,所以村民都不知道,最終變成無主墓。目前因自行車道施工,開挖出土發現者,應該祇是其中的一部份而已。
該批骨骸出土,后沙許氏宗親會為讓往生祖先安息,將以后沙許氏歷代祖先名銜,移至金門殯葬所納骨塔供奉。入塔儀式,請后沙許氏裔孫代表送入。年節春秋兩祭,由后沙許氏宗親會代表統一祭拜,表達子孫慎終追遠,以慰祖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