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基金會攜手中正 推廣在地藝文向下扎根教育

楊天澤老師(圖中)細心示範靜物水彩構圖與上色。(中正國小提供)

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左二)拜訪在地歌謠彈唱班級與老師、學童留下合影。(中正國小提供)

蔡遠進老師(左一)教導學童操偶、調整身體姿勢。(中正國小提供)
為傳承傳統技藝、閩南語文化,並推動「在地藝術與文化向下扎根與推廣教育」,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特別與中正國小合作,開設「傀儡戲」、「水彩畫家」、「在地歌謠彈唱教學」三門課程,希望在藝術工作者蔡遠進老師、楊天澤老師與許銘豐老師的專業師資與觀摩學習下,涵養學童藝文興趣,增進金門話讀說能力。
其中,「傀儡戲」的課程內容為認識傀儡戲的構造、製作簡易的傀儡、操偶等技巧;「水彩畫家」的課程內容為基礎水彩、靜物水彩與調色;「在地歌謠彈唱教學」的課程內容則為烏克麗麗彈唱金門歌謠。
中正國小說明,「在地藝術與文化向下扎根與推廣教育」從今年三到六月,每週六早上開設「傀儡戲」、「水彩畫家」、「在地歌謠彈唱教學」三門課程,分別邀請藝術工作者蔡遠進、楊天澤老師、許銘豐老師進行教學,並由中正國小林榮新老師、鄭婷云老師、許凱凌老師擔任協同助教,期許透過扎根傳承的活動,將金門藝術工作者的智慧與經驗落實到小學多元教學的領域。
蔡遠進從小就在父親耳濡目染下接觸傀儡戲,承接父親志業後,深刻體會傀儡戲是門高深技藝,而且學無止境,到現在仍不斷在學習,他也表示,除了進入校園進行扎根教學外,也會持續巡迴校園演出,希望把失去的傳統傀儡戲找回來。偕同助教榮新老師表示,總是眉頭深鎖的遠進老師,外表總是給人有懼怕的感覺,但在實體教學過程中,不難感受老師對孩子的細心,總是不厭其煩的教導孩子操偶、身體姿勢。汗如雨下的教導學生,同時激盪出許多的小技巧來吸引孩子的學習動機。
熱衷水彩創作的楊天澤老師,金湖國中美術教師退休。舉辦過多次個展與數十次聯展,水彩作品多描繪浯洲古厝、閩南聚落,風獅爺守護神,或寫生戰地遺跡、落番洋樓,每一幅作品都蘊含了老師對家鄉的熱愛。偕同助教婷云老師亦表示,在水彩畫家課程中,透過天澤老師的示範與細膩的逐一指導下,從構圖到上色的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水彩畫的基礎知識,掌握住水彩畫的基本技能,學習觀察和描繪物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對藝術的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探索和發展自己的藝術天賦和興趣。
許銘豐老師參與傳統音樂傳習活動將近四十年,目前在金門傳統音樂館擔任館長,為金門傳統音樂奠基,扎根發展金門音樂。銘豐老師表示,金門話不僅可以說、誦、讀、寫,還可以從聲韻進一步發揚,讓「唱金門的歌,彈金門的調」成為母語教學的一環。偕同助教凱凌老師表示,在學校的金門話教學大都以講、朗讀的方式,銘豐老師自己譜曲,將原本沒有曲調的「唸歌」變成可以「唱」的歌,唱起來金門味十足,學童也能朗朗上口,再搭配演奏烏克麗麗,十分特別也好聽。
中正國小校長蔡雪芳表示,透過基金會的活動,該校有近50位學生受益,接受大師級的藝術與文化薰習,並深化金門在地文化的深度與認同度,期許中正學童於今日藝文扎根後,也能在心中種下一顆愛鄉的種子,將在地文化價值不斷傳承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