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偕社區里民前進狗嶼灣淨灘

多年國小學生與金沙鎮大洋里社區一起進行淨灘活動。(多年國小提供)

多年國小學生與金沙鎮大洋里社區一起進行淨灘活動。(多年國小提供)

學生利用海灘上撿拾來的海廢浮標,進行藝術創作。(多年國小提供)
多年國小六年級學生,昨(2)日在暑假一開始便以「『淨』社區、『灘』險趣」自主學習活動企畫,前進學區中的大洋里社區。以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4項海洋生態」拉開序幕,首先孩子們以《海洋環境黑光劇場—海洋難民生存戰》表演,致歉所有因海漂垃圾問題,而出現生存危機的海洋生物,也以此戲劇向參加的社區里民與家長,表達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接著學生們邀請一起參加活動的大人小孩,共同攜手前進「田浦水庫出海口—狗嶼灣」淨灘去,實際走進金門海灘日益嚴重的海漂垃圾問題,感受金門海洋正面臨的重大生態危機,學習如何保護大自然,並落實日常的垃圾分類,實踐生活中的海洋保育行動。
完成淨灘後,孩子們則自己是再度回到大洋里里民活動中心,當起藝術創作小老師,利用海灘上撿拾來的大陸各省份海廢浮標,教導社區長輩手作《海洋廢棄物DIY—浮標魚手機立架》,進行「不要的→有用的」的藝術美感創作再生過程,展現環境美學知能。
多年國小六年級導師徐乙老師表示,帶領學生辦理此次企畫活動,以實踐「SDGS第4項優質教育」,細項指標4.7培育永續發展與全球公民教育,確保學生的學習可以促進全球公民、永續發展教育為目標,讓六年級學生自我挑戰,進行《社區生態環境保育與社區回饋》自主學習任務,同時,也期待藉由增進年長者與青少年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機會,推動代間教育學習,開啟生命教育課程。
徐乙表示,孩子們經由二個月的腦力激盪、同儕對話與小組合作,形成企畫活動目的、內容與流程共識,並結合學校與社區執行。學生們決定以「SDGS第11項」永續城鄉,透過自己與家鄉社區的一連串體驗探究活動,從家鄉社區出發的行動實踐,以再生活化的創新美學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表達對在地環保議題、老年化問題的關懷。
多年國小校長張志猛也表示,該校近年致力於「生活在金門的我們,也要跟上世界的腳步」,以實際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配合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以及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協助偏遠地區學校發展學生多元試探活動,以主題式方案課程進行統整,藉由閱讀教育、戶外教育、藝術美感與自然探索等跨領域的創新體驗活動,設計符應108課綱校內學生實際需求的學習活動,期待透過交流互動、相互學習、探究體驗城鄉不同文化與活動,深耕偏鄉學生學習視野。其中,最要感謝的是,金沙鎮大洋里吳嘉翔里長的大力相助,從分享里長工作職務開始,到里民活動中心的借用、淨灘活動的全力配合,才能讓學生的這個自主企畫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