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漂木上岸詩人回鄉 湖南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專題報導。
點閱率:1,039
字型大小:
打造文旅地標,湖南洛夫文學藝術館盛大開館,海內外詩友共同見證洛夫文學藝術館開幕。(衡陽師範學院文學院院長任東華/提供)

打造文旅地標,湖南洛夫文學藝術館盛大開館,海內外詩友共同見證洛夫文學藝術館開幕。(衡陽師範學院文學院院長任東華/提供)

漂木上岸,詩人回鄉
因為風的緣故,漂木上岸,詩人回鄉。浯鄉還在孕育中,湖南的洛夫文學藝術館搶先誕生了,整個縣城官民合作,上下一心動起來完成一座文學館作為文旅地標的經驗故事,亦可供形塑文學金門借鏡。
軍旅金門時醞釀《石室之死亡》,移居加拿大後寫出《漂木》,兩部長詩奠定詩壇聲量的一代詩魔洛夫,故鄉湖南,異鄉溫哥華都為他成立了文學館並每年舉辦加拿大洛夫國際詩歌節,就待推動中的「金門洛夫文學館」這一張拼圖的完成;海內海外,展現不同的文物與故事,三館如能牽繫結盟,隔海呼渡,必是兩岸乃至華文世界盛事,形成朝聖的文學地景,觀光亮點。
洛夫1928年生於湖南,1949年流放到台灣,1959年金廈冷戰炮擊時軍旅金門,在太武山武揚坑道為長詩成名作《石室之死亡》啟行,並與戰地之花、金門東洲人陳瓊芳結為連理,化身金門半子,也譜寫傳唱至今的情詩《因為風的緣故》;心繫浯湘的洛夫,之後又一陣風,「為何雁回衡陽,因為風的緣故」,2014年,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詩情大發,提筆寫下激動的心情。
一波三折,歷經多年推動,洛夫辭世5周年、95冥誕之際,2023年6月28日,湖南衡南縣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了,從此,湖湘永駐一道奇絕的詩風景。開幕嘉賓,200多人自各方來,包括衡陽師範學院院長任東華所領師生,洛夫晚境離台赴加寫出3千行長詩《漂木》的溫哥華詩友組團襄盛並徵集文物,其公子、凡人二重唱的歌手莫凡代表金門母親陳瓊芳自台北返湘赴會,並坐在館內復刻的書房「雪樓」詩想起父親,情境動人。
湖南洛夫文學藝術館成文旅地標
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日,各界代表相聚於衡南縣雲集街道湘江東岸,共同見證開館儀式。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省詩歌委員會主任、衡陽市委一級巡視員胡丘陵宣佈洛夫文學藝術館正式開館,衡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民盟衡陽市委主委謝宏及衡南縣委書記胡果雄出席並致辭,衡南縣委副書記、縣長許達主持開館儀式,共同傳達了讓洛夫漂泊已久的詩歌精神回家,文學藝術扎根故鄉,是打造「洛夫故里.詩意衡南」文旅地標的重大舉措。懷化學院院長、評論家董正宇說:「洛夫文學藝術的開館是要寫進詩歌史的大事件,我們在座的有很多洛夫先生的親友、詩友,但我們對洛夫先生的詩歌,可能我們這個時代還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十年,二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甚至一百年以後,我們或許才能真正理解洛夫詩歌、理解洛夫詩歌精神的價值與地位。」胡果雄則表示:「洛夫先生以飽蘸鄉愁的詩筆在文學史上寫下了衡南的篇章,衡南何其有幸!這榮耀不僅屬於衡南,也屬於衡陽、屬於湖南,更屬於全世界!」
湖南洛夫文學藝術館共有8個展廳,也展示洛夫軍旅金門、再回金門的影像、手稿,其中「風的緣故」詩歌藝術廳600多張照片、音像資料和實物,通過聲光電等現代綜合展陳技術,講述了洛夫在詩歌中漂泊的一生,以及藏在這鄉音裡的赤子之心;「雪落無聲」手稿實物廳,展示了洛夫3000餘頁珍貴創作手稿、信函、證書等;「水墨微笑」書法藝術廳展陳了洛夫書法作品60餘幅;「無岸之河」影像記憶廳展播洛夫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無岸之河》;「眾荷喧嘩」藝術臨展廳舉辦的是敖普安的「詩魔之歌」印拓書法展,敖普安以飽滿激情篆刻洛夫詩句150方,洛夫稱讚敖普安為「以石頭寫詩」的人;「雨想說的」詩歌研學廳,吸引了大批學生前來參與詩歌研學活動,現場播放了《如果你要寫衡南,就不能只寫衡南》文旅宣傳片;「雪樓書房」文藝創作廳復刻洛夫在加拿大的雪樓書房,兼顧舉行藝術筆會等;「詩魔之城」清泉文創廳展示了以洛夫IP打造的文創產品,融合衡南文旅、非遺資源,全面呈現衡南多姿多彩的文化遺產。
洛夫公子、著名音樂家莫凡在參觀完展廳後,心潮澎湃,眼眸濕潤,他說:「回家真好!感謝家鄉人民對家父的厚愛,文學藝術館的開館將成為洛夫文學藝術生命的一個全新起點。」
洛夫文學藝術館館長羅詩斌(法卡山)感性述說:「洛夫文學藝術館布展的關鍵詞是『漂泊』與『鄉愁』,其實每個詩人都是漂泊者,而取暖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家。」衡南將以洛夫文學藝術館開館為契機,充分利用洛夫這個自帶流量的文化IP來宣傳推介、做大做強「洛夫故里.詩意衡南」文旅產業,將衡南建設成為跨越時空、極富魅力的詩歌之城,讓衡南乘著詩歌的翅膀走向世界。
洛夫(1928~2018),得過台灣的國家文藝獎,大陸的李白詩歌獎,是世界華文詩壇泰斗,兩岸評選中,是台灣10大詩人及中國新詩百年最具代表性詩人之一,也是海內外聞名的文人書法大家。
1949年7月,洛夫離開衡陽赴台灣。1954年10月,與張默、瘂弦在高雄左營創辦《創世紀》詩刊,擔任總編輯凡40年,力倡超現實主義,非常注意語言的冒險,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被譽為「詩魔」和「詩人中的動力學家」。1996年,洛夫從台灣遷居加拿大溫哥華。一生著作豐富,出版詩集《石室之死亡》《時間之傷》《眾荷喧嘩》《因為風的緣故》《漂木》等,散文集《一朵午荷》《落葉在火中沉思》等,評論集《詩人之鏡》和譯著《雨果傳》等。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斯洛文尼亞等國文字,並被收入海內外各種權威選本。
金門洛夫文學館孕育中
2018年3月19日洛夫辭世,再掀起催生「金門洛夫文學館」的聲音,包括時任縣議會副議長的周子傑也積極加入籌備協調,同年5月在文化局長呂坤和安排下,金門縣長陳福海特別接見洛夫夫人陳瓊芳及公子莫凡,表達支持、推動之心,並贈惜福酒。
2017年洛夫自加拿大回流台灣後,情感繫念,一心盼著能偕愛妻陳瓊芳再回金門,迫於身體因素,遲未能成行,竟在823砲戰走過一甲子的火殤氛圍裡離開人世,藝文界及鄉親在哀悼之餘,再有催生「洛夫金門文學館」的聲浪,讓洛夫成為金門文學地景。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的張譽騰支持在金門成立洛夫文學館,他強調,「先生與金門淵源深厚,在金門興建洛夫文學館,保存和詮釋他的文學遺產,應該是紀念先生的最好方式。」
與金門有深厚土地、文學情感的洛夫,多次回到這座島嶼,曾在金門高中、金門大學及瓊林怡榖堂、游藝瓊林等地舉辦講座,也曾赴約詩酒文化節,所作〈酒鄉之歌〉、〈再回金門〉亦被鏤刻成詩碑,置於金酒文化園區及金門大學校園。2016年,洛夫自溫哥華回流台灣前夕的「漂木跨文化論壇」中,洛夫透露,回到台灣後計畫定居金門,也盼望建造洛夫文學館,可大量保存、展示他的著作、手稿、書法、影像等創作史料,並作為兩岸文學活動、交流空間。洛夫生前曾向家屬透露,身後要長眠他熱愛的金門。第65期《金門文藝》所推出《以詩為永恆:追悼詩人洛夫》專輯,刊出作家黃克全、王學敏、張國治、張容瑄、許水富及章繼光等人的詩文;一如福建永春的余光中文學館已成了華文世界熱門朝聖之地,報導文學家、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高度期待金門洛夫文學館早日建成,他感性寫道「詩人未走遠。因為風的緣故,洛夫走了又回來了。詩魂伴浯島也伴湘江,在詩的天空,在金門、湖南的土地上繼續發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