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定古蹟許允選洋樓開工修復 工期540天

許允選洋樓修復工程動土典禮,參與貴賓合影。(許峻魁攝)
金城縣定古蹟「許允選洋樓」昨(六)日上午舉辦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由副縣長李文良擔任主祭,與所有權人許國義等人焚香祝禱,祈求工程順利。洋樓的修復工期為五百四十個日曆天,耗資約兩千餘萬元,預定將於一一四年初完工。
「許允選洋樓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昨日上午十一時舉行,由副縣長李文良擔任主祭,與房屋所有權人許國義、文化局長呂坤和、縣議員許玉昭、金城鎮民代表許燕輝、金門縣許氏宗親會理事長許永富、金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逸仁等人,共同上香,祈求開工順利,工程如期如質完成。
副縣長李文良表示,古蹟不僅是反應當時的人文歷史之外,也包含過去歷史藝術美感的元素,隨著時間推移古蹟是需要被維修維護的,而修復的意義在於保障這個古蹟載體可以完美呈現給世人,讓後代人領略歷史建築之美,他也承諾縣府對於歷史建助修復的相關預算、資源都會支持,讓這些建築可以盡力被保存下來。
金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逸仁表示,許允選洋樓是金門早期洋樓類型之一,相當具有代表性,屬於與模範街拱門磚造建築相同,其後才陸續出現有著華麗裝飾,樓層較高的洋樓,此外許允選洋樓內部的許多彩繪裝飾也是地區少有的。此外,這棟洋樓雖然已經超過百年的歷史,但是由於子孫們的用心維護,目前除了木造物有老舊蟲蛀的情況,其餘磚造建築材料都保存的相當完善。
屋主許國義也在開工典禮上細說著他的爺爺許允選的生平事蹟,並且自豪的說,很幸運能出生在這樣有典故的家庭,他也期盼著不久的將來,這棟有著百年歷史的洋樓,能風華再現,讓民眾看到洋樓當年的風采。
文化局表示,整體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決標金額兩千零十八萬元整,是文化局補助私有洋樓修復的重要案例。修復工期為五百四十日曆天,預定在一一四年初完工。此次修復內容包含古蹟本體五腳基牆體、屋身斗砌磚牆、前後落櫸頭疊樓木構屋架、屋頂與屋瓦、地坪鋪面、山頭女兒牆,及再利用相關之機電設備管線等,其中包含最具特色及精彩的彩繪修復工項。
洋樓建造年代正好是金門從同安縣獨立為縣級單位之時,建築形制為兩落、後落帶左凸規的建築,前落為二層五腳基外廊樣式,後落為閩南式二坡七架傳統建築,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閩南僑鄉受到南洋殖民地影響的一種折衷建築型式。而洋樓裡保存著許多許耀杰、許允選父子所書寫之精彩書法,不只美觀,還有提醒後代子孫做人處事之目的。前落之壁畫及後落大廳內部隔扇木雕與木隔屏彩繪精美,為其重要特色,具高度藝術保存價值。
許允選洋樓是舊後浦南境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資產節點,具有特殊的地理空間意涵,文化局盼透過修復工程,保存內部大量珍貴文物並重現洋樓的特色,除了維持並提升原有許氏家族居住使用機能,並適度開放從五腳基廊道至前落空間,增設簡易展示說明以供民眾參觀了解後浦城市的變遷,以許氏家族的事蹟串連後浦南門地區周邊古蹟、歷史建築,使之成為歷史徒步可及之景點,並為後浦地區增添文化觀光之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