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青草藥認識與應用講座 增進民眾對草藥認知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與金城鎮民代表許燕輝策辦「金門在地青草藥認識與應用」講座。 (許峻魁攝)

講座現場擺放許多地區常見青草藥。(許峻魁攝)
由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主辦,金城鎮民代表許燕輝策辦的「金門在地青草藥認識與應用」講座,首場昨日下午在金城鎮公所辦理,吸引多個社區的民眾到場聽講,透過講師的專業解說,讓與會者對金門當地常見的各種青草藥能有更深入的認識,並且了解如何使用以及製作。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此次與金城鎮代表許燕輝共同策畫,並結合金城多個社區,預定將開辦四場次的「金門在地青草藥認識與應用」講座,第一場昨日下午一時三十分起在金城鎮公所三樓會議室開講。這是該協會首次舉辦,優先針對該協會及金城鎮四里社區為主要參加對象,藉以培養青草藥學用種子,推廣傳承閩南青草藥文化。
許燕輝表示,他與閩南文化協會一起策畫的這場青草藥認識的講座,目的在於希望讓大家能對金門地區許多隨手可見、可得的青草藥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地方上常聽到長輩們的口頭禪「鄉間無雜草,到處都是寶」,足見許多在生活周邊、村里之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植物,其實或許都有一定的功效存在,但是往往礙於民眾對草藥的相關知識之缺乏,有時候又可能因為坊間以訛傳訛,若因為使用不慎,則可能會造成中毒,嚴重者甚至可能喪命。他希望藉著講座,讓大家對地區藥草植物有更多認識,達到養生健體的功用。
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楊再平指出,閩南青草藥已被視為閩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去年初閩南青草藥已被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代表性項目名錄,可見閩南青草藥廣受重視。金門縣數年前曾由農試所規畫百草園,倡議推廣計畫種植多種中草藥原種,目前金門一條根已推廣契作數年有成,希望未來能藉此帶動其他閩南青草藥的生活養生與商業創意文創運用。
金門環境生態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吳啟騰亦到場聆聽,他表示,認識青草藥與環境教育息息相關,金門早期貧脊,先民要在島上生活免不了使用到草藥,過往在太武山就有許多在地草藥,他樂見民眾能在專家的解說下,對生活能有所助益。
昨日的講座邀請閩南協會中醫藥推廣委員會主委臺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及大陸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博士戚曙光,以及金門植物研究專家陳西村擔任主講,首場邀請南門里鄉親和南門社區發展協會會員共同參加活動,兩位講師分別針對金門在地植物如何辨識、應用進行講解,現場並準備多種在地常見的青草藥,讓參加的學員實地認識。
陳西村除了一一為學員們解說許多金門在地常見到的青草藥之外,同時還提醒鄉親,許多草藥或多或少都有毒性,某些部位是不能使用,一定要特別小心才行。
金門縣閩南協會說明,這場講座將會辦理四個場次,接下來於七月十六、二十三、三十日還有三場講座,每場報名人數預計三十名,將以城區四里的社區發展協會成員優先報名,如有疑問或需要報名,可洽聯絡人石秘書長0931599134,或羅秘書0910758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