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僑第二代文化人李寧強伉儷拜會縣府 暢談僑親連結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縣府報導。
點閱率:1,376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左三)與星僑第二代文化人李寧強(右三)夫婦及社會處長葉媚媚(左一)等人合影。(楊水詠攝)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左三)與星僑第二代文化人李寧強(右三)夫婦及社會處長葉媚媚(左一)等人合影。(楊水詠攝)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昨接見星僑第二代文化人李寧強夫婦及座談現況。(楊水詠攝)

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昨接見星僑第二代文化人李寧強夫婦及座談現況。(楊水詠攝)

新加坡金僑第二代文化人李寧強,祖籍金沙鎮西山前人,曾任電視臺新聞編輯、記錄片導演、電視劇導演及監製達三十年,目前專注攝影與文學創作,且開拓一文一圖創作方式,奠定攝影結合文學創作道路。日前,李寧強攜太太循小三通返鄉祭祖,昨日在社會處長葉媚媚和宗親等人陪同,他們夫妻二人到金門縣政府拜訪「作客」,副縣長李文良在副縣長室接見及代表縣長陳福海表示歡迎,也歡迎東南亞僑親返金,參與家鄉的建設發展與繁榮。
李文良是於昨天上午十時接見李寧強夫婦,他表示在三年的疫情過後,已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的金僑陸陸續續返金尋親,縣長陳福海預計在明年前往東南亞僑社訪問宣慰金僑鄉親,至於「世界金門日」的舉辦,馬來西亞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永久名譽會長丹斯里陳成龍博士於上個月率馬來西亞僑親團返金時,也有建議恢復舉辦「世界金門日」,以連絡凝聚世界各地金門人的情感和力量。
金門距離東南亞很遠,但金僑與家鄉的情感卻是不遠。李文良指出,馬來西亞僑親團返金建議計畫在僑居地建置「金門村」,希望以金門縣政府名譽贈送一座金門守護神-風獅爺,使「金門村」更相得益彰,並讓年輕一代金僑認識和了解金門文化,增進對金門家鄉的情感。同時,他說未來的金門發展,金僑僑親也可以一同參與及努力。
李寧強的祖父李冊咸於一九三七年帶著年僅十四歲的父親李金獅離開金沙鎮西山前老家至新加坡,李寧強說他於一九五三年在新加坡出生,對於金門家鄉的印象,是小學成績冊印有籍貫「福建省金門縣」,祖父輩來自金門,但不知祖居所屬鄉里;其次是從父親用鄉音朗誦著書中的文字,是對金門的第二個印象;第三個金門的印象是祖母的家鄉謠,也一直自問金門在哪裡?
李寧強表示,由於對尋找祖、父輩的金門家鄉的一股傻勁,並在尋根之路有一位重要的貴人,是他在德明政府華文中學讀高中時的同班同學陳文淑的協助,與西山前的宗親聯絡,二○一五年十一月中旬他攜著妻子踏上返金之路和祭祖,說一聲「我們回來了」。
第一次回到金門,是李寧強與妻子於一九九八年年底至台灣旅遊,在台灣友人安排下來到金門短期旅行,有著奇異的金門之旅。此次返鄉祭祖,是李寧強夫妻第三次回鄉,他說很自然的對金門有說不出的感情,在一些創作有寫金門的作品,特別是銘記於心的尋根過程,有著與家鄉血濃於水的情感。
李寧強說,當看到宗親代管人將祖父代管田契及屋契給他時,有祖父與父親的名字,對於與家鄉的情感瞬間湧上心頭,這幾天回來,與很多宗親見面,一頁家族史在八十六年後終於拼圖完整了。
李文良也表示,很多南洋的僑親不管在金門出生或於僑居地出生,甚至第二代、第三代,都有跟李寧強一樣的尋親感人故事;而且,金門的族譜及與僑親的聯繫,讓與東南亞的僑親連結更加容易,且金門人有自己獨特的世界觀。
一手拿筆,一手拿相機的文圖創作人。李寧強自一九八○年開始從事電視工作生涯,後來擔任華語電視劇導播及監製近八百集劇集,一直到二○○八年離開電視台後開始攝影創作,至今已經出版約有九本書。李寧強說,在金門家鄉的創作作品祭祖時,向祖先跪拜的畫面,很多人說受到感動,也是他一直堅持尋根的原因。
李文良指出,為鼓勵長年旅居南洋的金門籍鄉僑返金尋根探源、認識原鄉、了解故土,並與縣籍青年交流互動,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社會處會舉辦南洋鄉僑青年返金尋根之旅交流活動,造訪阿公、阿嬤口中的「原鄉」金門的家,而且對於僑親子弟返金就讀有補助措施,也把僑親的家鄉顧好、經營好,讓在東南亞的僑親更有認同及底氣。
二○一七年,李寧強被新加坡國家圖書館選為獅城作家系列推薦作家,李寧強說他在新加坡從事攝影及文學創作,此次回金也透過鏡頭拍一些家鄉的照片,期讓新加坡的僑親或當地人更加認識金門,也反映一些正能量。同時,李寧強表示還會再回金門,並會到各地采風。
李寧強妻子是新加坡人,她說看到他所寫的金門創作作品,內心感觸很多,也感受到李寧強對於金門家鄉的憶念及情感,金門給她的印象真的太深刻了,金門人很熱情和讓人感動,所給的幫忙,溢於言表,真的十分感謝。
李文良說,金門人對於家鄉的愛有一種天然的DNA,已故馬來西亞僑領楊忠禮長子楊肅斌一直不解父親對於金門家鄉的情感,直到他第一次從小三通返鄉,一出境就單腳跪地,楊肅斌說:「我終於回到家了。」讓人更加理解僑親對於金門的鄉情和想念。同時,李文良表示在新加坡有許多傑出的僑領,他們都有金門人的DNA,讓人一看就知道有金門人的特質。
李寧強也說,孩子也一樣不太了解他對金門家鄉之情,說的是金門,書寫的也是金門,未來會讓孩子更多的認識金門,並帶他們回金門,以後就不會有他對金門鄉情的存疑了。他的妻子說,兩個孩子因工作忙,不能一同回金門,不過他們說要多拍一些照片給他們看,孫子孫女也直問這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我要去!
此外,畢業於南洋大學中文系榮譽班,成長於五、六十年代新加坡鄉村,李寧強自二○○八年退休,也經過一波三折完成尋根之旅心願,他目前專注攝影與文學創作,並在圖書館、讀書會、攝影俱樂部、學校及電臺分享創作經驗。副縣長李文良表示,金僑讓金門文化更多元和豐富,並爭取「金門話」成為國家語言,金門人很獨特在海外很努力、有成就,金門家鄉都引以為榮。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