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蟲媒傳染病流行好發期!衛生局呼籲縣居民提高警覺
夏季是蟲媒傳染病流行好發期,「恙蟲」、「登革熱」也是其中之一。金門縣衛生局提醒,地區恙蟲病高感染期為每年5月至10月,今年截至7月19日止,恙蟲病個案有11例,呼籲縣居民提高警覺。
蟲媒傳染病指的是透過昆蟲傳播的疾病,包括:蚊子、恙蟎、蠅、蚤、蜱、蝨等。台灣常見的蟲媒傳染病有恙蟲病及登革熱等疾病,而所有蟲媒傳染病共通、且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維護環境整潔,清除孳生源「避免蚊蟲叮咬」。
衛生局說明,這些個案當中,經該局調查確診個案皆有進行環境除草工作及整理菜園等行為,在未確實落實防疫措施導致恙蟲叮咬。該局也針對這些個案的感染地點,函請鄉鎮公所協助周邊除草及清理環境,並至個案的社區進行民眾的衛教宣導,加強周邊民眾對恙蟲病防治的認知。
由於目前是恙蟲病好發期,衛生局提醒,民眾在進行登山或其他戶外活動時,應避免接觸草叢及樹林;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如穿著長袖衣褲、手套以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可在衣物及皮膚裸露處使用防蚊藥劑,離開草叢環境後應儘速沐浴並更換全部衣物。
恙蟲病的潛伏期大約是9至12天,倘若民眾至高風險場域後,於上述時段出現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皮膚出現紅色丘疹等症狀,叮咬處可能會出現焦痂,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即早接受治療。
台灣南部地區是「登革熱疫情」熱區,近期若有需往高風險縣市的行程,謹記戶外活動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防蚊藥劑等防蚊措施;倘若身體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
衛生局指出,地區偶會發生有利於病媒蚊孳生的午後雷陣雨,因此提醒民眾別忘加強落實「巡、倒、清、刷」防疫措施,經常巡查家戶內外是否有容器、帆布、廢輪胎或水溝等積水處,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應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此外,夏季要避免蚊蟲叮咬染疫,應加強維護居家環境衛生、家中紗門紗窗應注意是否有破損,家中廚餘應加蓋,避免老鼠前往覓食、滅鼠及清除積水容器,出外旅遊或從事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儘量減少露出部位;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等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