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薯於金門的節日走出何厝社區帶動陽翟假日人潮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金沙報導。
點閱率:2,378
字型大小:
金沙鎮長吳有家頒獎金鼓勵發揚在地鑼鼓文化特色。(楊水詠攝)

金沙鎮長吳有家頒獎金鼓勵發揚在地鑼鼓文化特色。(楊水詠攝)

何厝姊姊鑼鼓隊為「薯於金門的節日」活動揭開序幕。(楊水詠攝)

何厝姊姊鑼鼓隊為「薯於金門的節日」活動揭開序幕。(楊水詠攝)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右一)、金沙鎮長吳有家(左一)推銷何厝番薯產品情形。(楊水詠攝)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右一)、金沙鎮長吳有家(左一)推銷何厝番薯產品情形。(楊水詠攝)

「薯於金門的節日」活動市集,吸引民眾到場品嚐番薯情的味道。(楊水詠攝)

「薯於金門的節日」活動市集,吸引民眾到場品嚐番薯情的味道。(楊水詠攝)

一項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沙鎮公所協助,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策辦的社區營造「金門番薯節-薯於金門的節日」活動,在昨日於金沙鎮陽翟的金東電影院前廣場登場,一連舉辦兩天市集活動,加上金東電影院有「捕鼠記」奇幻歷史音樂劇演出,掀起陽翟周末假日的熱鬧與歡樂氣氛。未來,何厝社區希望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經費挹注,使社區每年都能舉辦「薯於金門的節日」,更成為金門常態性及讓人期待的年度盛事。
「金門番薯節-薯於金門的節日」活動於昨天上午十一時起,在金東電影院前廣場舉辦,文化局長呂坤和致詞表示,金門進士最多的鄉鎮是在金沙鎮,陽翟又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地方,而且浯陽小街計畫的中央補助經費己經下來,希望未來陽翟能發光發熱,更成為金沙鎮的亮點。其中,「金東電影院」五個字是于右任寫的,希望大家來到陽翟這個有文化的地方「渡金」,也感謝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的用心,發揚社區營造的在地文化特色。
金沙鎮長吳有家表示,陽翟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聚落,金門在一片荒蕪及烽火的時代裡,番薯是金門人的主食,養活了金門人,何厝社區從文化部、水保局、文化局爭取到經費辦理「薯於金門的節日」,以及從番薯館延續到一系列活動,更邀請鄉親到金東電影院參加「薯於我們的日子」,而且何厝是一個好地方,大家可到何厝走一走,了解在地文化與社區營造的成就。
何斗里里長陳福林表示,金門番薯節-薯於金門的節日活動第一次走出何厝社區至陽翟金東電影院前廣場舉辦,並擴大成為一個市集性的活動型態;而且,何厝是何斗里最有想法的社區,並有鑼鼓文化,姊姊鑼鼓隊的演出相當的令人驚艷。同時,他期許何厝的番薯節可以走出金沙鎮,到更遠的地方辦得更盛大。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說,何厝社區水資源一向豐富,經盤點,村內就有水井五十八口、水池七口,在水資源相對匱乏的金門,村裡的農產品,還頗為盛產,聽耆老說,日據時代,還曾種過水稻,軍管時期,更是金沙地區蔬菜的主要供應地。
何厝社區最近共同討論出未來的發展計畫,將以番薯作為農產品主軸,致力與發展金門番薯文化,除了推廣特色農產品,如安籤、安脯糊以外,還致力於番薯餅、番薯圓、番薯酒香腸等產品的研發,更復刻金門古早的番薯酒,並舉辦發表會及正式上市販售。
另,何厝社區規劃聚落導覽、食農教育、DIY體驗及番薯特色餐等微旅行,吸引觀光客到社區遊訪,以凝聚社區居民向心與共識,動員社區居民共襄盛舉,宛如一場大型慶典,期待今年在導覽小旅行方式確立以後,能夠結合其他志同道合的社區,一同推廣「金門的深度慢活小旅行」。
在昨天及今日上午十一時至晚間七時的「薯於金門的節日」活動裡,除有番薯主題產品展售及品嚐,還有兩項DIY體驗活動,何厝社區歡迎鄉親到陽翟走走,至金東電影院前廣場品嚐番薯主題產品,一起歡度周末假日。
另何厝社區專案經理叢祥威表示,何厝社區從一○八年的發展主軸以推廣金門番薯為主的文化特色,而且何厝與番薯淵源很深,早年在何厝就有兩間番薯製酒廠,希望藉由番薯成為社區的亮點,至今復刻番薯傳統糕點,以及安籤、安脯糊產品,還致力於番薯餅、番薯圓、番薯酒香腸,都可在這兩天的市集中品嚐得到,感受到滿滿的番薯情及滋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