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珍召集相關單位商議解決地區泊地問題

立委陳玉珍召集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以求解決泊地問題。 (陳玉珍辦公室提供)
為杜絕走私並有效管理漁船進出港作業,中央計畫將廢除金門地區早期軍方所劃設管制哨口的22處泊地(非正式漁港)。為此,金門區漁會上月底開會討論並匯集意見,昨(31)日金門縣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再度找齊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以求解決泊地問題。
陳玉珍表示,經各單位表達意見後,作出四點會議結論:第一、海委會與漁業署均表示,廢除泊地後不會影響原有漁船進出權益;第二、自用小船依金門縣政府公告,原本就不能從泊地進出;第三、海委會強調,不論漁船或自用小船皆不得進行非法走私活動,未來泊地廢除後,海巡署會加強監控與海上登檢執法,以保障合法、取締非法;第四、全力爭取在水頭商港中闢后豐漁業專區,以及在馬山商港中闢青嶼漁業專區,保障金門漁業發展。
為進一步探討金門泊地廢除對金門漁船及漁業發展的影響,金門立委陳玉珍昨日再度召開協調會,包括海委會海域安全處處長許啟業、海巡署金馬澎分署長謝慶欽、漁業署副組長劉家禎及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漁牧科等人員出席,金門區漁會因需處理風災後修建事宜,以書面方式表達意見。
漁業署提到,根據資料顯示,金門登記約有250艘漁船,而漁船停靠的船泊席位則有290至300船席,在數量上是足夠的。但因金門上有約187艘非漁船的自用小船也會佔用船席,才會衍生出船泊席位不足的問題。
海委會則表示,計畫廢除泊地的主因,係因為長久以來部分不肖業者利用泊地走私農、漁產品的問題十分嚴重,未來甚至有槍、毒都可能循此管道進入金門。而目前金門泊地共有22處,以金門7個安檢所的人力,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恐難以負荷安檢量能。而目前實際有漁船進出的僅有后豐、烏坵、料羅、瓊林、西園、青嶼等泊地,根據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兩度召開跨部會協商後,原則計畫除保留后豐、烏坵兩處泊地外,其餘泊地均廢除,預計9月5日最後一次會報後就會定案。
至於漁民普遍關切的是廢除泊地後,漁船是否仍可從泊地進出?對此,海委會及漁業署均表示,未來泊地廢除後,不會影響原有漁船進出權益,遊憩用的自用小船依照金門縣政府95年10月18日府交企字第0950059605號函公告,金門海岸水域遊憩採「原則限制、例外開放」之管理方式,僅溪邊、南海岸、東崗等可在核准之範圍、時間、項目從事水域遊憩活動。
而金門區漁會提出建議應在金沙地區規劃興建青嶼專用漁港,以及在水頭商港中劃設漁業專區等,陳玉珍說,這部分將再與航港局協調,全力爭取在水頭商港中闢后豐漁業專區,以及在馬山商港中闢青嶼漁業專區,保障金門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