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遊金門》阿布腸粉 但求爽滑味美宜君口

特調醬汁烘托腸粉的鮮美。(阿布腸粉提供)

檸檬雞腸粉+海鮮+絲瓜(特製)。(阿布腸粉提供)

火腿玉米腸粉。(阿布腸粉提供)
坐落後浦街區,於五月底正式開業的阿布腸粉,由廖永華、陳璟瑜夫妻共同經營,廖永華負責灶頭上的操作兼掌勺,陳璟瑜忙著應付點菜下單、收銀和接待;行雲流水的製作過程,裊裊水氣不時升騰,一碟碟腸粉飽含著真誠和熱情,漾溢著回憶與情懷,將那些無法以言語敘明的心意,悉數通過落肚的美好滋味來傳達。
舌尖上的惦記
愛旅遊、也愛美食,因旅遊結緣的廖永華夫妻倆,曾踏訪國內外各地、遍嚐美味,唯獨對腸粉戀戀難忘。陳璟瑜說,昔時於深圳住處附近,有家腸粉特別好吃,然於返金後,為了學會自製腸粉,解饞美味不求人,廖永華遂前往深圳拜師學藝,獲腸粉店家師傅將一身絕學傾囊相授。數月前,從無餐飲從業經驗的兩人決意創業,周遭親友不禁替他倆緊張,直至營運步上軌道,在地市場對於腸粉的接受度挺高、也頗受好評,一眾人等心中高懸的大石終於放下。
「那麼熱、那麼辛苦,到底為了什麼?」廖永華坦言,內心曾拉扯好長一段時間,畢竟一舉離開過往熟習的機械工程背景及工程師職務,毅然踏入與自己職涯截然迥異的餐飲業,從前期籌畫到實際營運,歷時不過短短兩個月;縱使如今仍不免覺得有點兒可惜,幸有信仰作為依靠,他也順服現下的生活處境,「只要我們全家人在一起」。捨得放下、必有所得,日常積累的疲憊和壓力,只要一看到稚齡女兒笑臉相迎,心底泛起的滿足與愜意,想來,是任何高大上的成就都無法相比。
陳璟瑜相當感謝另一半和她一齊返鄉,不僅陪伴家人,也能一路伴隨孩子成長,兩人心往一處,攜手前行,把沿途所遇美景全數填進心裡;此外,她特別感謝母親許能麗協助處理各項細瑣小事,尤其致力於宣傳和推廣。創業至今,家庭、事業同時兼顧,幾乎事事順遂運行,她滿懷感恩,「真的是恩典很多」。
解鎖腸粉的美味密碼
腸粉製作方法看似簡單,但卻隱藏著廣東人製作美食料理的精湛技藝;若想做出令人掛念的美味,往往需要拿出十足誠意,以及細心、精心和耐心。腸粉的粉皮由米漿蒸製而成,粉皮口感的好壞完全掌握在製作者手裡;廖永華說,當初前往中國大陸習藝,如今食材大多取自台金,從大米浸泡的時間、腸粉蒸製的火候、米漿的濃稠度、手勢的嫻熟與否,任何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他進一步解釋,腸粉種類、做法流派眾多,阿布腸粉為源自廣東省羅定市的石磨腸粉,透由特別訂製的電動石磨,磨出的米漿細滑黏稠,柔如牛奶,蒸製出的腸粉晶瑩絲滑,口感細膩。
陳璟瑜接續補充,除了經典的肉蛋口味,也希望能為在地消費者提供營養與健康兼具的腸粉,故而在傳統腸粉的基礎上,他們研發出逾十種口味,具創意、有新意,且餡料多種多樣,份量大方,老幼皆宜。其中,不能不提招牌貢糖肉蛋腸粉,鹹中帶甜,鹹中帶鮮,味道豐富但不雜膩,細嚼之下,餘味無窮;以腸粉為主心骨的齋腸粉,盛碟後,直接淋上醬汁食用,素味腸粉的粉皮光潔滑軟,吃得到粉皮的原滋原味,入口即現米香,還可客製化、加價加料。
一碟優秀的腸粉,米漿、蒸製、餡料、醬汁,每一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鮮磨米漿、現蒸腸粉,出爐時光澤閃亮,皮如雪白,薄如蟬翼,內裡包裹的食材若隱若現,淋上特調醬汁,趁著熱氣之時,速速入口;豬肉、鮮蝦、培根、魷魚、蟹肉、香腸等,各式餡料的鮮美與粉皮的柔軟通透,層次分明,以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嚐來清鮮又醇厚。特調醬汁作為畫龍點睛之筆,以醬油為基底,加入油蔥酥、紅蔥頭、蒜頭等增添風味,鹹香裡迴蕩幽微甜意,烘托出腸粉的鮮美;喜歡重口味者,務必嚐嚐店內獨有的秘製辣椒醬。
慢工出細活的街坊之味
一碟市井、家常的腸粉,就像是忙碌日常裡的一抹溫柔。廖永華說明,阿布腸粉屬廣東街頭的尋常之味,平實親切,充滿煙火氣;曾有來客一口氣連吃了三份,也有不少陸配、台商大快朵頤空盤後反應,「我在深圳吃的腸粉就是這味道!」生活在他鄉,舌尖上的味蕾最為誠實,深受街坊青睞的阿布腸粉,如實地重現了懷舊的鄉愁之味,鉤沉出潛藏在味覺記憶深處的美好與溫情。廖永華直言,腸粉之於他,彷彿一種提醒,揭示著生命的印跡;陳璟瑜表示,腸粉使她聯想到十字架,十字架即是愛,串聯起他們一家子、親友和閨密。
談及現下營運狀況,廖永華認為,仍有相當的努力空間,諸如訂單與客源的開發、營運模式和時間的調度及安排、其他異業合作的可能、用餐空間的開拓與規劃等,都可逐步嘗試、調整;至於為長遠的經營目標,他冀望有朝一日能由單店轉為連鎖經營,各門市可融入在地特色、展現當地風味。青年創業大不易,廖永華以自身創業經驗為例,有完善規劃、克服萬難的決心、懂得借力使力、善用資源及協助,盼能吸引暨鼓勵其他青創夥伴,「有做就有收入。」
阿布腸粉店內的石磨,日日悠悠運轉,米漿白流蘇似地順著磨槽汩汩滴下,蒸製出來的腸粉如緞亮麗;而樸實素淡的粉皮能包容萬千,可淡可辣,可豐可儉,承載無限可能,一如自放調料、有滋有味的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