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地區賢達齊聚 響應縣長醫療升級政見

發布日期:
記者: 林靈/綜合報導。
點閱率:2,181
為響應縣長陳福海致力於提升地區醫療品質,落實「醫生動、患者不動」的理想目標,地區賢達與金門醫院醫護人員均共襄盛舉。(林靈攝)

為響應縣長陳福海致力於提升地區醫療品質,落實「醫生動、患者不動」的理想目標,地區賢達與金門醫院醫護人員均共襄盛舉。(林靈攝)

地區賢達謝東龍、王水彰、陳炳仁、董水輪、林芳旋、陳榮昌等六人於響應縣長陳福海金門醫療升級政見聯誼餐會中,致贈牌匾予林仁鑫醫師(中),感謝其對地區醫療的貢獻與付出。(林靈攝)

地區賢達謝東龍、王水彰、陳炳仁、董水輪、林芳旋、陳榮昌等六人於響應縣長陳福海金門醫療升級政見聯誼餐會中,致贈牌匾予林仁鑫醫師(中),感謝其對地區醫療的貢獻與付出。(林靈攝)

副縣長李文良(左)、衛生局長蔡建鑫(右)代表縣長陳福海致贈「功在杏林」琉璃賀匾予林仁鑫醫師(中)。(林靈攝)

副縣長李文良(左)、衛生局長蔡建鑫(右)代表縣長陳福海致贈「功在杏林」琉璃賀匾予林仁鑫醫師(中)。(林靈攝)

「開第一槍,鳴第一炮!」為響應縣長陳福海致力於提升地區醫療品質,落實「醫生動、患者不動」的理想目標,日昨由地區賢達陳炳仁、林芳旋、王水彰、謝東龍、董水輪、陳榮昌等六人共同發起「響應縣長陳福海金門醫療升級政見」聯誼餐會,並由衛福部金門醫院醫師林仁鑫為領頭人,縣長陳福海感念其對地區醫療數十年如一日的服務和奉獻,更聘其為縣政諮詢榮譽顧問。副縣長李文良、衛生局局長蔡建鑫、金門醫院院長王世典、副院長陳根雄、董文雅、陳義榮與各科室主任均到場襄盛,一眾人等冀望並呼籲地區醫護人員響應縣長陳福海之主張,齊心齊力讓地區醫療再升級,解決民困民瘼,以確保鄉親的生命健康。
仁心護鄉 堅守醫療崗位 
聯誼餐會中,包括國軍後備司令部少將參謀長林芳旋、金門縣議會第一屆議長王水彰、金門縣議會第六屆副議長謝東龍、前福建省政府委員陳炳仁、金門董楊宗親會理事長董水輪、金門日報社社長陳榮昌等一行人合贈「大愛精誠鎖醫魂、盡心竭力濟世人」匾額、副縣長李文良則代表縣長陳福海致贈「功在杏林」琉璃賀匾予金門醫院顧問醫師林仁鑫,感謝其始終懷揣著仁愛之心,奮鬥在醫療戰線上,數十年來為民除疫,對於金門醫療的諸多付出與貢獻。一眾人等也深切期望,所有在地醫護人員能見賢思齊,勿忘回饋家鄉的初心,於服務期滿後繼續留在母鄉金門、留在金門醫院,建立堅韌的醫療量能,作為地區醫療的關鍵力量,守護鄉親父老的生命與健康。
前福建省政府委員陳炳仁說明,為響應縣長陳福海金門醫療升級之政見,此次共有六人共同發起,目的之一是為了感謝地區醫護人員,他們宛如華陀再世,為地區鄉親健康把關,使鄉親父老生命有保障,「有你們真好!」更感謝林仁鑫醫師對金門不離不棄,以身相許,在其崗位上盡心盡力,為地區醫療付出與貢獻,他並期望以其作為典範與表率,冀盼地區醫護人員見賢思齊。他並特別前往拜會金門醫院院長王世典與衛生局局長蔡建鑫,期望大家作為金門醫療升級的重要推手,共同攜手為金門醫療升級盡最大努力,並在地區各級醫療院所與醫護人員的響應下,透由點線面的串聯,有助力、有動力,從地方到中央,務必致力讓地區醫療再升級。
醫療升級 醫病雙贏
副縣長李文良表示,縣長陳福海念茲在茲的即是地區醫療的再提升,同時感謝林仁鑫醫師退而不休,持續為金門醫療貢獻和付出。李文良說,金門醫療有賴大家支持,也感謝大家戰戰兢兢的努力,且金門醫療已具一定水準,鄉親對地區醫療服務滿意度的正面評價亦呈上升態勢;他並以自身經驗為例,提及過往居住雲林台西時,太太半夜陣痛、即將生產,因鄰近並無較具規模的醫療院所,「不知道要送哪裡?」而後駛上高速公路巧遇警察,這才得以順利前往醫院。他也直指,醫保生來金、留金,除了情感與道德訴求「金門需要你」以外,其他諸如環境的培育、人口數的提升、在職進修、駐點或培訓等環節,均須創造更好的條件,希望金門醫院、衛生局及各界先進共同思考。
金門醫院院長王世典說,林仁鑫醫師過往於艱苦時代返金服務鄉親,不忘初衷,直至退休,迄今仍持續貢獻所學、照顧鄉親,非常難得,也令人感動,其精神堪比史懷哲,且此次林仁鑫醫師獲衛福部頒發「三等衛生福利專業獎章」,由眾多受推薦人中脫穎而出,金門醫院與有榮焉。此外,他也相當敬佩衛生局局長蔡建鑫放棄高薪,投入地區醫療行政、協助鄉親的重責大任,他勉勵後進應以林仁鑫、蔡建鑫、李錫鑫等人為標竿,繼續留在金門為鄉親服務。
衛生局局長蔡建鑫表示,赴任迄今五個月,他發現地區醫療的確有不少問題,但他執業數十年來,金門醫療也確實不斷進步,但能否獲得應有的定位與回響?值得深思與落實;蔡建鑫說明,站在衛生局的角度,應拉近醫生與鄉親之間的距離,除讓鄉親知道醫生的辛苦,也要讓醫生知道鄉親的需求。至於金門的醫療要好,需要所有金門在地與台灣來金的好朋友,大家一起努力;而醫療在地化,重中之重便是醫保生,他語重心長地懇託醫保生,「拜託你們留在金門,不要離開我們」。
IDS計畫實施有成 為民療病除疫
金門醫院顧問醫師林仁鑫談及過往,他自民國72年返金服務,負責原金門縣衛生院四大科和住院、急診工作,並支援各鄉鎮衛生所門診、學童及役男體檢、精神患者家訪投藥及地檢署司法相驗工作,是全科醫師之寫照,擔負早期離島醫療重任。民國91年,他擔任原金門縣立醫院院長,積極推動金門醫院由縣立改制為署立,經逾3年的努力奔走,金門醫院終從縣立改制為署立,爭取及擴充更多醫療資源,從此公費醫師可到金門醫院任職,解決金門長期以來醫生不足的問題。民國104年11月20日,金門縣政府、台北榮民總醫院、金門醫院簽署三方共同經營合約,北榮在承作金門「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劃」(簡稱IDS 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的基礎上,全力支持金門專科醫師所需,若IDS資源(經費)用罄,則由金門縣醫療發展基金支應,以周全金門醫療之必須。
林仁鑫進一步指出,自104年簽約後,金門醫院院長定是北榮遴派而來,再由本地兩位副院長輔佐,向來搭配良好,且歷任院長都各有建樹,為金門醫院留下軟硬體資產。另,若金門醫院缺少任何專科醫師,北榮都可馬上調派,但北榮醫師並非長期留駐金門,故而金門鄉親對他們較不熟識,往往認為在地醫師比較容易建立良好醫病關係,所以很多病患對他說,「並非不能沒有你,但是有你真好」。
林仁鑫雖已退休,但他繼續留在金門醫院照顧鄉親父老、照顧老朋友,他也藉此呼籲所有後進,「要去需要你的地方,而不是去你想去的地方」、「留在金門,金門需要你」、「留在可以發揮你專長的地方」,他強調,學有所成後,要留在金門、留在醫院,尤其金門醫院有開刀房及各式設備及檢驗,可提供急重症病患更深層服務,可讓醫師的生命價值與專業發揮到極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