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文沙龍》南音淺識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915
字型大小:
南音工尺譜。(林靈攝)

南音工尺譜。(林靈攝)

南音,顧名思義,乃我閩南之民間音樂,有別於北方各地音樂,因稱南音,為我國古典音樂之一,據傳迄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其音韻細膩、柔美、委婉、古樸,曲調嚴謹,保持古老傳統風韻,是音樂與文化藝術的結合。大凡有閩南人聚居之地區,就有南音的演唱、探討與薪傳。
據泉州南音名師吳淑珍所述,南音係由「指」、「譜」、「曲」三部分組成。「指」有指骨有曲詞可唱,亦可「和」而不唱;「譜」沒有曲詞,只能「和」,不能唱;「曲」有指骨亦有詞,只能唱。
南音不似流行歌曲,唱一段期間即便式微。南音詞文,例皆出自歷代文人雅士之手,必經千錘百鍊,聲韻有致,對仗工整,配以柔情幽雅,婉約悠揚,快慢頓挫、高低婉轉之樂譜,故能百聽不厭,歷經千餘年而彌新,與「平劇」確有相似之奧妙。
南音演唱,樂器有上四管(包括洞簫、琵琶、二弦、三弦)、拍板和嗩吶(俗稱鴨仔),有時還加上橫笛子以及下四管(四寶、雙鈴、叫鑼、小叫)。琵琶為南音之靈魂,居於領導指揮地位。大凡一首「曲子」、「和指」、「和譜」,其起、止、快、慢、輕、重、抑、揚、頓、挫,皆須聽從琵琶,以其馬首是瞻。
名行各業皆有其神,或稱祖師,南音界皆以孟昶為祖師爺,稱孟府郎君。自是南音界遂將農曆正月十二及八月十二定為春秋二祭之日,稍具規模館社,每年都會獨自或聯合盟社,一起舉行祭祀盛典,之後聯合南音大會唱,互競演技,提高南音學術境界。
另,陳榮泰指出,南音樂曲殊多,有108個滾門,有「五空管」、「四空管」、「五六四仅管」、「倍思管」等。樂曲要唱好,必須發音正確;發音咬字正確,還要會做韻,唱起來才能「字正腔圓」,會「做韻」,聽起來才能引人入勝,傾耳聆賞。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