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化局9/16邀陳美伶談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綜合報導。
點閱率:1,175
文化局9/16邀陳美伶談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

文化局9/16邀陳美伶談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

金門縣文化局辦理在地青年創育坊系列講座,將於九月十六日邀請地方創生教母「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創辦人陳美伶(見圖)抵金分享「地方創生與地方永續發展」,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希望藉此講座能協助更多在地夥伴共同努力,以地方創生創造多元就業機會,融入在地創生理念,連結地方人文和產業,建立夥伴關係,才能讓地方永續。
文化局介紹說,陳美伶生於花蓮市,現居台北市。為常任文官出身,一九八○年高考法制人員第一名及格進入法務部服務,歷任法務部法律事務司長、行政院法規委員會及訴願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秘書長、政務委員兼任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召集人,現任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並於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擔任講座教授。
文化局表示,在台灣若提到地方創生,一定會聯想到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她在國發會主委任內扶植新創以國發基金挹注早期天使投資,短短二年投資超過百家新創公司,並集合產官學研力量成立台灣區塊鏈大聯盟,擔任首任總召集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啟用最有效率的特別股方案協助百餘家新創度過難關,並在賴清德院長任內規劃台灣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並全國走透透,關心地方產業發展,扶植地方創生團隊,被譽為「創生教母」。
陳美伶打造臺灣版地方創生策略,她認為建立地方創生核心價值有三項:首先是「以人為本」,讓人口不外流,養成下一代有留鄉的能力,或是能夠返鄉、能夠移動自如的能力;再者,要創造產業DNA,要讓產業在當地可以發展起來。「創造產業DNA 不是要大家都來模仿,而是要有自信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DNA,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吸引人留在這個地方。」最後,面臨數位時代來臨,一定要加上科技的導入。
何謂地方創生?文化局指出,陳美伶歸納為「人、文、地、產、景」,意即以人為本,必須要找出當地的歷史與文化根源,「若沒有根源發展出來的東西都是空的,也沒辦法持續。」也因此社會科學才是地方創生核心的東西,此外終究離不開土地,再來就是產業,再來就是景觀。不是刻意學習,讓整體自然環境原本的面貌可以好好地保護與呈現。
文化局表示前半生,陳美伶投入法律工作的她,進入國發會後,看到許多不一樣的風景,並發現地方創生是各個縣市下一階段的重要發展方向,她說:「我們有強烈的使命感,期待透過基金會組織的帶動,可以讓金門的地方創生成長茁壯!透過共學、共創、共享的機制,打造屬於金門共好與共榮的美好未來!」另,該講座地點在文化局演藝廳三樓會議室,歡迎有興趣的鄉親踴躍報名參加,相關活動詳情與報名網頁填寫報名資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