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金門地區機車肇事率 中央地方齊心找解方

交通部8日由道安委員會組長湯儒彥帶隊至金門,進行視導金門縣政府機車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計畫。 (陳冠霖攝)
交通部昨(8)日由道安委員會組長湯儒彥帶隊至金門,進行視導金門縣政府機車安全環境改善專案計畫,會議由縣府參議許正芳與湯儒彥共同主持,中央及地方各相關單位代表與會,主要討論如何降低地區機車事故肇事率,並實地到幾個易肇事路段現勘。
昨日由縣府參議許正芳及觀光處交通行政科帶領中央官員到易肇事路段場勘,包括民權路、環島北路、伯玉路一、二段、大學路、環島西路、民生路等。交通行政科表示,112年工作重點優先將民權路(環島西路二段路口至光前路路口)納入易肇事計畫改善路段。
交通部道安委員會組長湯儒彥表示,這幾年各縣市交通事故頻傳,中央十分重視,因此請道安會到各地視察改善計畫;機車事故占全國交通事故比例中很大一部分,且目前為止尚未見到良好的改善方法或契機,未來還有高齡駕駛也需要擔心。希望藉由本次的視導,以及親自到現場觀察,針對金門一些容易肇事的路口,能夠討論出更有效降低肇事率的方法。
參議許正芳表示,交通道安問題不只造成社會問題,在金門可能又連帶產生醫療問題,因此希望透過中央委員的指導,能夠把金門的肇事率降低。
觀光處交通行政科表示,本縣市區道路總長約381公里,並依功能劃分,目前公告之主要道路計18條、次要道路40條,服務道路眾多,未明列公告。島內聯繫多倚靠公路交通,全島道路密度為全國之冠,另外,金門大橋自111年10月30日通車,大幅改善大小金門間之交通。
地區機車逐年增加,111年統計地區機車數量有7萬5688部,路邊停車總位數1萬3832格,機車佔6025格,路外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設置比例2.3%。110年9月1日啟動金城市區路邊停車收費,預計112年10月1日啟動航空站第三停車場機車收費,收費格位107格。
本縣機車事故肇事熱點及改善方案
交通行政科表示,本縣機車事故肇事熱點,集中於市區、主要幹道、校園周邊。肇因分析主要包括:未注意車前狀況、駕駛人疏忽(33%),未依規定讓車、路權觀念不足(26%),應減速未減速、超速(18%),未保持安全距離(6%),其他肇事原因(12%)。近3年來機車交通事故件數及傷亡人數逐年增加,其中金大生事故比率近三分之一,再分析其肇事原因,多為駕駛人疏忽、路況不熟及路權觀念不足。
交通行政科提出改善方案,包括針對學生族群進行教育宣導,藉每季道安會報,針對大學專案統計、分析,共同研商作為。肇事集中於寒暑假開學之3至6月及9至12月,學生多來自其他縣市,由警察局洽請校方於開學初始即進入學校辦理交通安全講習。另外,肇事車種以機車為主,目前由金門監理站推動機車駕駛訓練班之開設。
此外,藉由教育向下扎根,建置實體交通工程情境場地,設置三色行車管制號誌、紅黃燈閃光號誌、行人專用號誌、道路標線標誌及交通標誌,針對幼童、學生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學童可以在實際模擬道路的情境下互動方式學習交通安全相關知識。
而針對高齡族群,可結合社區治安會議,深入各社區宣導停讓文化等交通安全常識。並利用報章媒體以實際案例宣導路口停讓,製作路口停讓、未保持安全距離、轉彎車未依規定等影片,利用社群軟體廣為宣導。
交通工程部分,將進行設施優化,依易肇事路段之事故圖,進行路口事故碰撞型態分析作為,並研擬改善方案。號誌路口搶先左轉肇事態樣,啟動綠燈早開時相,降低事故、車道分流。
另外針對無號誌路口,增繪停讓標線(誌),區分幹支道釐清路權歸屬;路口視導不良處增設反射鏡輔助;增設彈性桿,避免車輛搶先左轉;路口增繪行車導引線,引導車輛,避免搶先左轉。此外針對易肇事路段進行速限降速、車道瘦身;並於111年度進行多起改善路平工程,將道路拓寬,增加機車車道,並增繪機車停等區與機車停等區退縮。
改善方案另包括交通執法,針對肇事原因及態樣分析,加強易肇事路段、路口之交通執法。並檢討設置科技執法設備,例如超速、闖紅燈及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目前設置44處科技執法。執法係手段,對於警方交通執法所得易違規項目,定期函請金門大學知悉與宣導,並邀集監理站、教育處、觀光處或警察局到該校對學生實施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案例教學。
交通行政科表示,未來精進作為包括強化教育訓練,加強校園、老齡者之教育與宣導,並推動機車駕訓考照機制;善用智慧號誌,建置交通控制系統與智慧號誌,並善用號誌時相;機車專用空間,利用碰撞構圖與肇事型態,改善機車專用道、停等區、停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