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泗湖社區傳統庶民生活文化傳承與分享 今開講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1,175
字型大小:
泗湖社區今(9)日上午9時30分起舉辦傳統庶民生活文化座談會,與年長者話當年活動。(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泗湖社區今(9)日上午9時30分起舉辦傳統庶民生活文化座談會,與年長者話當年活動。(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泗湖社區將於今(9)日上午9時30分起舉辦傳統庶民生活文化座談會,與年長者話當年活動,邀請社區年長者齊聚一堂,談論他們在兒提時發生的事,並與文史工作者互動,激起更多的回憶,帶著大家穿越時空,回到上個世紀的點點滴滴。
泗湖古稱駟湖,為唐朝陳淵在浯州牧馬開鑿之水源重地,在湖的東面築有一道長堤,這長堤自古口耳相傳稱為「埒」,在文獻上「駟湖」成為金門歷史最早又最著名的湖泊,「埒」也成為金門最早的水利工程。明朝末年進士董颺先曾垂釣於駟湖,置身山光水色之間,其逸事紀錄史冊之上,清朝道光年間出版之縣志,記載了駟湖為金門舊八景之一,稱為「洗馬湖光」,所有的史實敘述著古駟湖,從唐朝以清洗戰馬用途開始,到明朝逐漸演變成為著名遊覽休閒勝地。
泗湖居民庶民文化基礎以農耕為主、捕魚為副,幾百年來代代相傳不曾改變。民國38年後軍人的生活需求大增,改變了傳統農業生活型態,及晚近40年來教育普及、工商及服務業的發達等因素,年輕一輩不再從事農漁業工作,原本傳統農漁業生活型態已完全式微,很多傳統農業的設施也隨之不見。原來的農田現在雜草叢生,傳統庶民生活文化,現僅存在年長者腦海裡,這些記憶還保留了早期珍貴獨特的庶民文化特色,如果無法及時保留這些文化史實,這些僅存在長者的記憶中的生活文化,也將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中。
泗湖社區以專訪民國29年以前出生的長者為主,紀錄其當時生活經歷的記憶,經整理並綜合其敘述內容,描述當時的生活概況、特殊的時代背景、及獨特泗湖居民生活文化內涵。另一重點項目是保留具代表性的傳統農業的設施,如:水井(取水方式有用加轆仔及吊槔兩種)、屎礐、灶及柴窯等,具體呈現一座泗湖獨特傳統農業體驗區。為落實真正體驗效果,請餐管科老師使用舊有設施研發簡單食譜,方便遊客或居民體驗,加上前述專訪長者的庶民文化故事內涵,形塑一個具傳統文化特色的友善休憩體驗區。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一個國家最有價值的就是傳統文化,社區也是如此。我們不僅要保存發揚傳統文化,更要勇於去開創屬於社區獨特的傳統文化,泗湖社區的做法值得鼓勵。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