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二村皮雕創作融入鱟、戴勝、水獺、風獅爺

忠孝二村以皮雕創作等參與「社區營造點」,在施宏遠老師帶領下,作品融入水獺、風獅爺、鱟等金門元素。(忠孝二村發展協會提供)

忠孝二村以皮雕創作等參與「社區營造點」,在施宏遠老師帶領下,作品融入水獺、風獅爺、鱟等金門元素。(忠孝二村發展協會提供)

忠孝二村以皮雕創作等參與「社區營造點」,在施宏遠老師帶領下,作品融入水獺、風獅爺、鱟等金門元素。(忠孝二村發展協會提供)
金沙鎮忠孝二村自106年以「忠孝藝起來」加入金門縣文化局「社區營造點」,今年以皮雕創作、傳統美食傳習為主軸,在推廣課程中活絡藝術創造力,並融入水獺、風獅爺、鱟等金門元素發展在地文創,希望藉由社區營造,帶動文創發展,讓獨一無二的皮雕創作在金門遍地開花。
忠孝二村「社區營造點」今(112)年賡續以皮雕創作、傳統美食傳習為主軸,透過一系列課程,約八場次每場約20至30人,帶領社區居民以及開放部份名額供各界有興趣的民眾,在施宏遠老師的帶領下,由淺入深,從最初階的平安龜、年年有餘鑰匙圈,三角零錢包、飲料杯提套、眼鏡盒、直式手機包,到進階的行李掛牌、萬用包、保溫(冷)袋及文創品(半圓包)等,在體驗中認識皮雕,練習皮革雕刻,練就良好刀工並變化出可以簡單也能複雜的圖案,在敲敲打打、旋轉雕刻中,創作獨一無二的作品。
皮雕課程中,施宏遠老師告訴學員,所謂皮雕,就是以旋轉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刻劃、敲擊、擠壓從事創作,依圖案紋樣在皮革表層雕琢出凹凸的層次及紋飾或各種表情、深淺、遠近等感覺及效果的創作就稱為皮雕。接續並指導學員循序漸進動手創作,在體驗中欣賞皮雕藝術。
施宏遠老師指出,皮雕可以簡單(應用印花工具)、也可以很複雜(應用旋轉刻刀);可以模仿範本,也可以發揮創意,豐富又多元。而由於學員對皮革雕刻,感覺新奇,學習興趣頗高,透過手作敲敲打打的過程,挑戰不一樣的素材-皮革創作,也曾有學員形容,皮革雕刻敲敲打打很紓壓、也很療癒。
關於皮雕的推廣和運用,施宏遠老師也補充說明,皮雕是皮革創作中最精緻的一種呈現方式,製作範圍從日常用品到藝術創作都有,可以很專業也可以很隨興。忠孝二村的皮雕課程中也有文創品的試作。而文創產業目前最夯也是政府推動社造的重點工作之一,不論是台北華山文創園區、高雄棧貳庫文創區,都有很多的皮革創作,金門牛肉麵、牛肉乾是有名的在地產業,皮革創作可作為產業鏈的最後一塊拼圖。因此,希望透過忠孝二村營造點的特色課程,以文創試作整合在地元素(鱟、戴勝、水獺、風獅爺等)發展在地特色產業,藉以建立社區文化產業發展契機,帶動社區多面向發展,也經社區營造推動能成功帶動社區文創的發展,並期盼更進一步讓獨一無二的皮雕創作在金門遍地開花。
皮雕課程共計八場次已告一段落。十月底將配合文化局成果展再辦理一場體驗活動,相關活動訊息請詳見文化局的「藝起金門」臉書粉專或藝文快訊等,歡迎有興趣的皮友屆時可以到場體驗皮雕創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