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普渡 農曆七月廿九出海口祭祀海象諸神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1,250

洋山村每年農曆7月29日家戶會集結於出海口處祭祀「海象諸神」,先由長老代表等向境主三忠王上香,接續轉向海祭祀海象諸神。(陳麗妤攝)
農曆七月地區各家戶會在門口懸掛「普渡燈」;家戶除了初一及十五(中元普渡)祭拜祖先,各村落亦有不同祭拜風俗,普渡祭祀無人供奉的好兄弟。金沙轄內包括斗門、蔡厝、浯坑等有「拜埔」的習俗,而劉澳、呂厝家戶也有拜海墘等儀式。洋山村則是在營源廟完成採乩後,約自民國九十餘年起,每年依境主大宋三忠王乩示,在農曆七月二十九日下午4時於出海口處祭祀「海象諸神」。
農曆七月二十九日當天下午3時許,營源廟管理委員會由輪值之頭家準備三牲、果品、金帛、茶、酒等祭品,並由長老、主委及當值代表等恭迎境主大宋三忠王前往主持坐鎮,洋山家家戶戶依往例準備菜碗、金帛,陸續前往出海口處集結,於下午4時統一祭祀海象諸神。首先由長老代表蔡維夢向境主三忠王上香,接續轉向向海祭祀海象諸神;再由各家戶自由祭拜,祈求海象諸神,護祐靠海為生的民眾,養殖、漁獲豐收,海上、海墘作業平安順利。
洋山營源廟管委會表示,洋山村為靠海的聚落,早期家戶皆以海為生,在營源廟建廟前,洋山分東堡及西堡,分別於農曆七月二十八日及七月二十九日,由家戶各自前往海墘祭拜,祈求海上作業平安且能夠有好收成。
營源廟管委會前主委亦是長老代表蔡維夢表示,洋山約是民國九十幾年起,經境主三忠王乩示,村中普渡日統一為農曆七月二十九日下午4時。每年除了管委會準備之金帛數量與家戶拜拜之金帛也是按照三忠王乩示統一之數量。普渡當天管委會會恭請三忠王前往海邊坐鎮;家戶統一先祭祀海象諸神後,再於各家門前祭祀「老大公」,最後於夜間謝燈腳後封關,結束七月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