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雞蛋效應 衛生局啟動市售蛋品來源稽查

衛生局啟動「市售蛋品來源稽查專案」。(衛生局提供)
有關巴西進口雞蛋誤標效期事件,衛生局立即啟動「市售蛋品來源稽查專案」,針對轄內賣場、超市、超商、攤商、烘焙業及餐飲業等場所之生鮮蛋品加強稽查,目前查核65家業者均符合規定,將持續嚴查以保障縣民食的安全。
另,衛生局已完成對縣內23所學校的查核工作,結果顯示23所學校在食材登錄平台方面均符合相關規定。教育處也將持續加強對學校的監督,要求每日按照標準程序在教育部食材登錄平台上記錄午餐食材的使用情況。讓家長們清楚了解孩子們午餐的菜單內容以及所使用的食材,同時也要求學校嚴格遵守合同規定,特別強調供應商必須使用可追溯的蛋品。若供應商違反了這些規定,最嚴重的處罰是終止合同,以確保學生食物的安全。
此外,衛生局也提醒食品業者,根據食安法的規定,食品和相關產品必須標示有效日期,並應根據原材料或輸入許可通知中的有效日期進行標示。任何不實的標示都被視為違反食安法的第28條規定,並可能面臨4萬元至400萬元不等的罰款。而違規產品應根據食安法的第52條規定進行回收和改正,在改正之前不得繼續銷售。如果未在規定期限內改正,這些產品將被沒收並銷毀。
衛生局蔡建鑫局長呼籲鄉親,在購買生鮮雞蛋時應特別留意以下事項:首先,確保雞蛋外觀潔淨,沒有附著雞糞與污泥等污染物,且蛋殼表面應無污斑或變色現象,同時蛋殼必須是完整無破裂損傷的。此外,對於盒裝洗選蛋的購買,應仔細檢查外包裝是否清晰標示品名、淨重、有效日期、保存期限、製造者等相關資訊。在選購時,務必注意食品標示的中文內容,以確保購買的產品是合法且可信的,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