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打擊詐騙從校園扎根 打詐金門隊深入金大宣導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934
打詐金門隊防詐宣導團在副縣長李文良帶領下前抵轄內金門大學,進行反詐、識詐宣導,獲得師生熱烈迴響與好評。(縣警局提供)

打詐金門隊防詐宣導團在副縣長李文良帶領下前抵轄內金門大學,進行反詐、識詐宣導,獲得師生熱烈迴響與好評。(縣警局提供)

打詐金門隊防詐宣導團在副縣長李文良帶領下前抵轄內金門大學,進行反詐、識詐宣導,獲得師生熱烈迴響與好評。(縣警局提供)

打詐金門隊防詐宣導團在副縣長李文良帶領下前抵轄內金門大學,進行反詐、識詐宣導,獲得師生熱烈迴響與好評。(縣警局提供)

行政院訂頒「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5」展現政府打擊詐騙守護治安的決心,其中「識詐」(宣導教育)面由內政部統籌,以每年宣導觸及3,000萬人次為目標值,本縣打詐金門隊結合各局處執行百工百業的宣導策略,不只結合各局處,更與各鄉鎮公所、各級學校及駐金單位公私協力合作,全力加強識詐宣導,讓全體國人都能提高警覺,相互提醒,慎防被騙,成為全民反詐騙運動。
縣警局指出,金警防詐宣導團隊為加強民眾反詐免疫力,營造校園安全環境,至轄內金門大學,辦理反詐、識詐宣導。在副縣長李文良帶領下,觀光處副處長董雲馨、金門大學副校長洪集輝及縣警局副局長邱幼媚等人出席金門大學反詐、識詐現場,一同與金門大學學生認識學生族群常見幾種的詐騙手法,例如假交友、遊戲點數及虛擬寶物詐欺等,另本局防詐宣導團隊以生動活潑方式加強對學生族群的反詐、識詐宣導,提升對學生族群識詐水準,同時透過全方位的反詐識詐宣導,讓全民識詐從校園扎根。
防詐宣導團隊提醒大學生如要外出打工賺取零用錢時,針對店家方面應多加查證並尋求正規管道,避免落入假求職真詐騙的陷阱。另針對近期詐騙車手年輕化及詐騙手法多元化的問題,向學生說明求職的詐騙手法,教導學生打工時不要貪圖高所得而將存簿、提款卡及密碼提供給他人使用,以免淪為詐欺車手或人頭帳戶。透過員警親切的互動與提醒,學生們深刻的了解到詐騙集團的手法及話術,而防詐宣導團深入的解析,深獲學校師生的認同與好評。
網路購物詐騙多 買家、賣家都應小心防範
記者莊煥寧/金城報導
許多網購平台常看準假日,推出許多優惠吸引民眾消費,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提醒民眾在網路購物或投資時,要小心詐騙集團的陷阱。
縣警局刑警大隊以刑事警察局受理的案例指出,近日一名洪姓女子在Facebook交易社團向一賣家購買二手iPhone,並透過Messenger私訊談交易細節,洪女聽從賣家指示匯款數萬元新臺幣後,卻遲遲未收到商品,欲私訊賣家詢問時發現已遭賣家封鎖,交易社團貼文也被刪除,洪女求償無門才知遭到詐騙。
不只買家可能遭詐騙,連賣家也是詐騙目標。日前一名邱姓男子在Facebook經營個人賣場,遇到歹徒自稱欲購買商品,但希望以7-11賣貨便交易,請邱男開設7-11賣貨便賣場,待邱男照做後,歹徒又稱「未開通簽署金流服務」無法下單,將假的客服連結傳給邱男,由歹徒同夥假冒客服人員要求依指示操作ATM以完成「帳戶驗證」,邱男依指示操作而遭騙,損失近三萬元。
警方表示,各類連假、周年慶等網購優惠的期間都易成為網購詐欺的高發期,不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應小心防範。買家方面,應使用安全、有第三方支付及提供退貨、退款服務的購物平台,避免使用Facebook、LINE、Instagram等社群與賣家聯繫,同時應避免購買價格遠低於市價或是標榜限量、限時搶購等噱頭的商品。至於賣家方面,因把自己的訊息公開於網路上,更容易成為歹徒直接下手詐騙之目標。網路「賣家」常與陌生「買家」接觸聯絡,每次都是歹徒施展詐騙攻勢的機會,當買家聲稱「無法下單」、「未開通金流服務」、「需帳戶驗證」等話術,並要求依指示操作ATM或網路銀行時,應提高警覺發現,立即掛斷並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
縣警局刑大提醒民眾,主動邀請加LINE的「虛擬朋友」、網友說能輕鬆賺錢、加入投資群組及下載投資軟體,幾乎都是詐騙!民眾切勿相信網路上主動加LINE的「股票帥哥」、「AI美女」、「理財顧問」,因為這些都是身分無法認證的詐欺集團,同時要提醒民眾可加入刑事局165 LINE帳號:@tw165,收看及分享官方每日推出的反詐欺影音,時時更新最新防詐資訊,提升識詐免疫力,保護人身及財產安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