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文沙龍》抒懷宣己 寄情翰墨築心跡──書法家李根樂

發布日期:
記者: 林靈/專訪報導。
點閱率:1,141
縣籍書法家李根樂。(李根樂提供)

縣籍書法家李根樂。(李根樂提供)

筆耕墨耘數十年,經由長期的積累和實踐,李根樂不斷開拓書法表現形式,豐富筆墨語言;其書法創作古今兼顧,取精用弘,頓挫生姿。將書法創作視為舒散懷抱與寄寓藝術情趣的載體,在包容萬機的宣紙上,手隨心動,書為心畫,他傾情於筆端紙間,暢哉、樂哉,怡然自得。
筆墨因緣 自幼啟蒙 
小學時期,每遇中午時段,李根樂和同學總圍繞著校長李贊發及導師洪伯溫,旁觀師長練字,此即李根樂最初的筆墨因緣;經由師長的教導與啟蒙,他漸次習得書法基礎知能。初中一年級,兩岸戰火正熾,李根樂猶記,八二三砲戰期間,位於陳坑的金門中學遭匪砲摧毀,當年全校學生九百餘人疏遷台灣,借讀全台各所省立中學,他則被分配到花蓮中學寄讀。
初中二年級,經老師指派參加初中部暨高中部書法比賽,「僥倖獲得全校第二名,當時對我來講,是很大的鼓勵。」李根樂直言,「我們是窮鄉僻壤來的學生,什麼也不懂,戇戇跟人家比賽。」他清楚記得,頒獎典禮上,老師贈他為數不少的歷代名家書法字帖,自此對書法產生濃厚興趣的李根樂,其後的每個週末都留在宿舍裡習字。
因年少階段即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台五年,「一面讀書、一面受病痛折磨」,憶及過往,李根樂表示,凡遇冬季,寒流一來,病症所引發的疼痛,每每令他苦不堪言,幾乎不良於行,幸而訓導主任對他照顧有加,常帶著他前往學校旁的門諾醫院就醫。
完成高中學業,準備返金前,老師本鼓勵李根樂留在台灣本島繼續升讀大學,念及家中環境清苦,李根樂選擇回鄉投考特師科,且以第二高分錄取,「運氣算是很好」;特師科畢業,分發至古寧國小,他就此投入地區基礎教育的教學行列。導師之外,還教音樂與美術,加之自身的書法底蘊,李根樂兼教書法數年,古寧國小因此成為全縣書法競賽中的常勝軍。
在豐富的教學經驗中,李根樂領會出「自我發現、自我成長」教學法,先是引導學生觀察個人書法習作的優缺點,進而透由親身揮毫示範,口傳手授,一一點撥學生關於字體結構疏密、重心高低等臨習方法和要訣;在此期間,教學相長,李根樂認為自己收穫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李根樂與其女李毓秀曾於全縣語文競賽的教師組及國小組書法比賽中,分別奪魁,父女兩人同登榜首,傳為一時美談。
尋師博覽 精思勤習
爾後,李根樂陸續進修,師專之後,保送國北師;於此同時,為提升個人書藝,他尋師求教,師從當代書法名家李猷,專研國學、書法、篆刻的李猷,亦是台灣書法學會發起人之一。李根樂說明,師事李猷的兩年間,使他深受啟發,大開眼界,又拓展其對書法藝術領域的認知及感悟,得益匪淺。
古寧國小任教期間,「以校為家,以身許國」,李根樂娓娓道來其中甘辛;他並利用暑期修習研究所學分,持續深造,結業後,師生一行前往歐洲參訪,經歷此行,他深感我國與西方先進國家之間,含括基礎建設、教育文化、經貿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巨大差異。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前行,李根樂有感而發,「知識及教育是促進國家進步的重要動力」。
及至參加地區首批國小校長候用甄選,幸獲錄取且拔得頭籌,李根樂自侃道,「命運也是…很僥倖。」依法儲訓合格,取得結業證書後,李根樂接掌正義國小,在其八年校長任內,不僅開啟制度基礎,更戮力於軟硬體設備的漸次完備,廣受學生、家長與同仁的愛戴和肯定。
身為本縣書法學會創始會員暨永久會員,李根樂曾多次應地區藝文機關單位之邀,於暑假期間辦理書法研習營隊,教授學童書法,啟迪學童學習書法的興趣、潛能與涵養;他另應母校古寧國小之聘,以書法入門及春聯習寫為主,於歲末之際辦理書法冬令營,引領學童進行書法實作習寫。
此外,李根樂還曾獲邀出席金酒公司的老酒論壇暨老酒拍賣活動,除在名為「曲水流觴」的金酒戶外公園起筆揮毫,更在現場吟誦「金酒令」,烘托氣氛之餘,亦增添不少風雅。而每年農曆春節前,林務所邀請地區書法名家在金酒公司提供的退除役大酒甕提寫新春創意賀詞,李根樂同樣連年參與;他並與書法同好應各鄉鎮公所之邀,年年同襄新春揮毫贈春聯活動。
筆酣墨暢 縱橫揮灑
早期也寫作的李根樂,其著述文章多數發表於《金門日報》;李根樂說明,因青年時代曾參加全國孔孟學說論文競賽,未料一舉拿下首獎,給了他莫大的鼓勵,「逼得自己得不時提筆寫一下」;而其撰述內容多為分享教育現場的心得體會,以及教育暨教學研習所獲新知等,悉數藉由報端披露,和地區鄉親一齊分享。
退休後,寄情於翰墨探奧,李根樂鍥而不捨地耕耘與尋索,深研書道。暑來寒往臨池學書,長年追習經典,他扎根於傳統,又在傳統中求新求變;「書法是學不完的。」深覺書法藝術之博大精深、淵綜浩淼,在其學書過程,自不同書體汲取養分,廣採眾長,深思力學,融會貫通,冶為一爐,鑄成自家面貌,逐漸形成自己的書風。
書法之於李根樂,樂之終身不厭,愜意非常;如今他日日讀帖,取法各家體勢,以文化人,以藝養心。心守硯田,取筆作骨,以墨為血肉,透由紙、筆、墨的相生相融,心隨筆走,李根樂將大半生的人生參悟與歷練糅入書法創作,「有時候,閒來無事,寫寫書法,心情很快樂。」
多方兼學並取,師古而不泥於古,師心但不師跡,他以個人書法創作「勇敢寫出唯一的自己,大膽創作獨特之書風」自勉暨勉勵其他學書者。歲月流徙,因緣來去,李根樂的用情與用心,無不見諸於書法;耄耋不老,筆墨無聲但芬芳,在這幽玄的芬芳裡,包藏著他執著堅守的人文理想與情結,輾轉映現琥珀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