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王水衷捐史籍文物 縣長致贈感謝狀

金門縣長陳福海(左)在文化局長呂坤和(右)陪同接見知名文物收藏家王水衷(中),並致贈感謝狀表彰捐贈文獻史料予本縣典藏及充實文化資產。(縣府提供)
華人界知名文物收藏家王水衷捐贈一批匯集明清兩代金門鄉賢文人珍貴書籍史料給金門縣文化局典藏展覽,縣長陳福海特別在捐贈活動前接見王水衷並與其晤談交換對於深根金門文化、推廣浯鄉教育的願景。同時,陳福海肯定王水衷發揮大愛,多次將自己花費時間與心力收集而來的文物捐獻給家鄉,盼此次的科舉文物展能夠給地區青年學子在求學路程中更多的垂範與啟迪。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表示,金門古稱浯洲,據傳向學文風始自朱熹登島講經授課,經歷朝歷代先賢文人的努力下,共有52位進士,不僅顯現金門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而且,呂坤和提及過去科舉文化對我們來說多是見聞於書本中,不過經由旅台傑出鄉賢王水衷先生此次的捐贈,我們得以見到百餘年前金門先賢寒窗苦讀參加科舉時的試卷作品。
談到此次將清朝帝制時代金門先賢們參加科舉所留存下來的史料無償展覽後捐出,收藏古物已數十年的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理事長王水衷表示,自小離開金門旅居台灣多年,在外地奔波忙碌時始終沒有忘記金門這一個家。
王水衷提到,由於深知教育文化對於金門的重要性,所以在收藏的過程中也特別留意金門的文物史籍,只要史料有價值,他都會央求原持有人能割愛,多年來的確也累積了不少的科舉史料。
對於家鄉金門在明清兩代的人文薈萃,王水衷透露,多年前參加大陸某場文物座談時聽到與會專家學者提到科舉文化,自己也不疾不徐地分享,我來自福建旁的一座島嶼金門,雖然金門面積不大,但是明清兩代的進士數量卻比你們熟悉的台灣還多,甚至有一門三進士、五桂聯芳的榮耀美名。
縣長陳福海表示,自己在閱覽過王理事長捐贈的歷代科舉文物後,更深一層理解這些文物對於金門的重要性,特別是澎湖首位進士蔡廷蘭存世唯一的八尺對聯墨寶以及明朝洪受所著的滄海紀遺孤本更是格外珍貴。
縣長陳福海說,透過這些先賢留下來的古籍典章、科舉文物,不僅體現出當時文人的應考、問學、著作之嚴謹,同時也恰如其分的印證了金門深厚的文化底蘊。
此外,文化局從大陸北京國子監拓印回來的五桂聯芳進士榜亦輔以此次文物展共同陳列,縣長陳福海也鼓勵地區學校老師能引領學生一同前往文化局參觀學習,相信對於地區莘莘學子們會有很好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