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文沙龍》臨池問道 翰墨書香造妙境─書法家孫國粹

發布日期:
記者: 林靈/專訪報導。
點閱率:760
字型大小:
縣籍書法家孫國粹。
(孫國粹提供)

縣籍書法家孫國粹。 (孫國粹提供)

熟通各體書法,又以楷書及隸書功底尤為深厚,舉凡顏體之偉岸、柳體之雄健、歐體之險峻等,孫國粹均熟於胸、得於心、取其髓、應於手;日復一日,臨習積累,取捨融鑄,他在契合古人的基礎上彰顯個性,他將人生甘苦融入墨池筆端,展紙濡墨,縱情揮灑,字句之間、各司其責,抑揚俯仰、各得情趣。
回望艱苦年代 
童年初識文墨,即鍾情於書法藝術,孫國粹猶憶,彼時烈嶼文風頗盛,老一輩書法人才濟濟,校園裡亦積極推展書法教育;國小時期,同儕間競相比較,誰的書法簿上紅圈最多,「那時候寫書法,被框了紅字就很歡喜」,由之培養對於書法藝術的興趣。
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爆發,師資嚴重缺乏,烈嶼學童被迫停學一年。孫國粹娓娓細述,民國48年夏天,大陸災胞救濟總會集結一眾烈嶼學童遷往金門中學、設置烈嶼聯合國校,並作為復學之所;「小學四年級的十歲孩子,一學期回家一次」,生活起居一應事物全數自理,回憶陳塵,往事歷歷,而經烽火淬煉的深厚情感,迄今堅實如磐。
初中畢業後,直升高中,但因家中食指浩繁,為分擔家計,身為長子的孫國粹不得不中斷學業,「那時每天擔水澆菜,從西方走到烈中、經過西路、卓環……,擔去東林賣」;戰地政務時期,宵禁管制之下,凌晨丑時摸黑即起,「半暝暗摸摸,又不能拿手電筒」,還得仔細留意散佈路邊田間的三角釘,而菜價一斤不過幾角錢,一日賣菜所得未能超過50元。
之後,孫國粹於金門酒廠擔任臨時工,「一天賺25元」,一個月攢得數百元,他將薪資九成寄回家中、貼補家用,「這個就是本份,盡我們的本份;為了幫父母維持家計,辛苦沒關係」,而他念茲在茲的是,「把家庭狀況改善。」
回望往昔艱辛歲月的生活苦況,自謙無學歷、無專長、無背景的孫國粹,由烈嶼西方出發,一路積累歷練,直至退休,「知足常樂;還算對得起自己,也算是上蒼對我們有照顧」,對於周遭環境、人生所遇貴人,他亦滿懷感恩。
巧因書法成就人生
孫國粹猶憶,生平兩度覓職,都與書法有著絲縷纏結般的難解因緣。生平首次謀職,為參加金門酒廠臨時工招募徵選,「民國55年3月1日,那時候國曆三月,剛好霧季」,潮濕大霧連綿數日,家住烈嶼的孫國粹,因交通船停航而錯失甄試機會,「當時就一股傻勁,想要吃頭路」,幾經爭取,承時任金門酒廠廠長楊邁卿首肯、補以甄試,為考驗其書寫能力,「一沓紙,一支原子筆,還有一份中央日報,一張十行紙」,孫國粹逐字抄寫,幸獲青睞,得以擔任臨時工,分派協助收發及文書繕寫工作,孫國粹直言,「就是命運的轉折點」。
「那時用蘸水筆寫,後來就慢慢嘗試寫書法。」孫國粹繼續說道,於金門酒廠工作時,其直屬長官行政課長夏永安,書法造詣頗深,時常為戰地政務委員會等機關及商家書寫大字或招牌,「我就權充書僮,備紙、備墨,從旁協助」,由之耳濡目染、長時薰陶,書法藝術自然而然地沁入生命中。
其後,孫國粹報名參加金門地檢署錄事甄試,甄試過程中,國文、三民主義、法律常識等科目需以毛筆書寫作答,而國父遺囑科目則得刻鋼板,還得親自動手操作油印,當場即有不少與試人員臨時打退堂鼓、中途放棄,然孫國粹基於過往在金門酒廠擔任文書繕寫之實務歷練,「正巧有這個機緣」,得以順利錄取;民國59年,孫國粹轉入司法機關服務。
地檢署任職期間,案牘餘暇,「就利用報紙寫一寫、練一練,前面小字,後面大字」,非科班出身,笑稱自己是「失學青年」的孫國粹,藉此修養筆墨精神,日濡月染,樂在其中。加入書法學會後,孫國粹廣泛地、積極地參與各項活動,潛移默化間,對於書法的章法布局及排列、落款用印與留白等,透由吸納、學習與借鑑,細心琢磨,「就這樣慢慢地寫」。
伏案臨池滋味長
長期不斷地研習名跡碑帖,孫國粹認為,臨帖以外,亦需背帖;臨摹用功,本是學書大要,除將臨帖視為日課,潛心修研,博取百家精華,廣集群賢眾妙,對於好的範本應手摹心悟,同時將其結構布置、行間疏密、照應起伏等,一一默識於心,反覆練習,務使下筆之際,一點一畫,無不皆自法帖中來,而後融匯於心,直至能夠如以燈取影般的精準掌握。
書法藝術的研修,本是一種心性的歷練、一種人生境界的追求,更是對於精神家園的堅守,「現在比較有空,什麼書體都要去涉獵」。學書之路漫長,且藝無止境,如今,孫國粹日日臨池不倦,「寫字怡情養性,還可領略古典詩詞文化精粹」;由於曾任職於司法機關,昔時常以《了凡四訓》用於勸善規過,「我前一陣子才把它整卷寫下來」,長逾50米的書法長卷,於展場中鋪展開來,展現令人驚豔的氣韻及其浸淫筆墨數十載的深厚功力。
為使書藝更加精進、修為更臻圓融,退休後的孫國粹,以「樂歲勤耕」自勉,「樂歲,要過得好;勤耕,種菜是、寫字也是,心田、筆田、農田都是要勤耕」。作為書法樂耕者,逢年過節,孫國粹與諸多書法同好應各單位之邀,現場揮毫、書寫春聯與鄉親分享,抑或揮毫贈墨寶助家扶募款行善;至於地區機關單位建物題字、地方廟宇楹聯、民居春聯刻石嵌壁等,皆有其書跡。
著意翰墨,廣學博採,不懈臨池,持之以恆地付諸行動,孫國粹化古為我,師承出新,既承載著時代精神,又凝結著個人心性;都說書由心生,書亦如其人,反覆細看其書作,字裡行間,呼應周轉,通篇之內,以筆縱線,以線達情,或氣勢恢宏、或筆意細膩,悉數醇厚深邃如滿天星斗,流美傳神,天趣橫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