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現首例 縣外移入登革熱病例 衛生局籲加強防範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湖報導。
點閱率:846
字型大小:

金門縣衛生局昨證實,金門地區出現今年首例縣外移入登革熱確定病例。經疫調發現該案有台南市及嘉義縣之旅遊史,且有被蚊子叮咬情形,研判為在台活動被感染,除已針對其居家加強消毒外,也籲請鄉親落實「巡、倒、清、刷」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以有效降低登革熱傳播風險;而民眾若有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接觸及活動史,以利及時通報與治療。
針對今年首起縣外移入登革熱案例。金門縣衛生局指出,11月22日接獲部立金門醫院通報一例登革熱NS1快篩陽性個案,檢體經送疾病管制署檢驗後,檢驗報告11月25日揭曉,結果為陽性,確定為金門縣今(112)年首例登革熱確診個案;此案也是距107年出現境外移入病例後金門再次出現之個案。
衛生局也說明,11月22日接獲部立金門醫院通報後,同日立即進行個案疫情調查,經疫調結果,個案有台南市及嘉義縣之旅遊史,個案表示有被蚊子叮咬情形,因此,研判是在台活動被感染。針對上述個案衛生局同日也完成個案居住村里之病媒蚊調查及相關民眾防治衛教宣導,並與環保局及所轄清潔隊相關單位共同合作,完成個案居住地點進行噴藥、孳生源清除工作。
而由於登革熱是由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叮咬而感染,其叮咬後不會馬上出現症狀,潛伏期約為3至14天。且在病患發病前1日到後5日都具有傳染力,在這段期間內病患如遭病媒蚊叮咬,病毒在蚊子體內經過8至12天的複製後再叮咬他人,就會造成社區中的傳播。因此,衛生局也藉此呼籲民眾應落實「巡、倒、清、刷」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以有效降低病媒蚊密度及登革熱傳播風險。
衛生局也提醒民眾,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接觸史及活動史,以利及時通報與治療。且民眾應落實家戶內外病媒孳生源清除及個人防蚊措施,除可避免自己遭受感染,也能保護親友鄰居的健康。
另外,也建議鄉親赴台旅遊應避免至高風險地區,並應落實防蚊措施,以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依疾病管制署統計截至11月20日,全國累計登革熱病例24,287例,以臺南市20,686例及高雄市2,098例病例數最多。另雲林縣、屏東縣、嘉義縣分別為687例、687例及188例,其他縣市亦有個案發生;此次全國疫情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次高。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