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區漁會打造漁樂新視界 屢獲佳蹟

發布日期:
記者: 林靈/專題報導。
點閱率:1,205
金門區漁會與各鄉鎮共同辦理海洋資源復育計畫。(金門區漁會提供)

金門區漁會與各鄉鎮共同辦理海洋資源復育計畫。(金門區漁會提供)

地區漁港榮獲諸多重要獎項肯定。(金門區漁會提供)

地區漁港榮獲諸多重要獎項肯定。(金門區漁會提供)

金門區漁會成立於民國42年,當時稱為「金門縣漁會」,自民國78年加入省漁會後,民國81年正式更名為「金門區漁會」。在漁業環境的改變及世代交替下,漁會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嚴峻,時時刻刻考驗漁會掌舵者的智慧與魄力;而金門區漁會在現任理事長陳水義、常務監事李水思及總幹事許丕煌帶領下,該會各項業務在全國各農漁會的評比中,向來名列前茅,更時常吸引中央部會首長的蒞臨參訪。
積極守護暨爭取在地漁民權益
金門區漁會說明,時任海委會主委李仲威、時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分別於民國110年、111年先後前來參訪,並由漁會總幹事許丕煌簡報「直銷中心設備更新與經營轉型專案報告」,漁會理事長陳水義則向農委會、海委會主委說明「漁業文化館對金門文化歷史極具重要性,亟需經費挹注」,也因有了這些基礎及該會同仁的努力,開啟了112年度「新湖漁港海島學校的創立」、「環保艦隊最佳推手獎」、「金鑑漁港—新湖三星獎及經典慢旅獎」、「金鑑漁港—復國墩二星獎」、「亞洲DFA最巨影響力獎」等諸多獎項及肯定;同時,金門縣政府看到漁會的用心,進而將新湖漁港等各項建設列入施政重點。
此外,為解決金門黃魚等高單價魚種無法銷售至中國地區之情況,為保護在地漁民權益,漁會理事長陳水義四處奔走,積極尋求法令的解套,希望金門與大陸漁貨量交易買賣能有一安全管道可依循,除在今(112)年3月17日會同建設處長等人共同前往拜會航港局,尋求解決方案,研討金門黃魚出口大陸的可行性,且金門區漁會更於8月17日親向監察委員田秋堇遞交陳情書,幾經努力,最終獲得漁業署來函回覆,將協助金門依小三通貨船通模式下進行。
今年6月3日雖為例假日,金門區漁會獲知本地漁民遭受大陸漁船頻繁越界捕魚所擾,由漁會理事長陳水義立即電洽海巡隊主任呂忠瀚,並邀集相關人員與在地數十位漁民共同研商因應對策,經該場研商會議之後,海巡CP艇進駐復國墩漁港、隨時機動出勤,亦有特勤人員於金門駐守,用以嚇阻大陸漁船越界捕魚。
金門海島學校新亮點
至於金門海島學校(金門漁業文化館),除今年2月4日金門縣長陳福海蒞臨、3月15日時任財政局長呂清福到訪、5月10日海委會主任委員管碧玲等一行人陸續前來參訪,參訪來賓多不勝數;且金門海島學校除館內軟硬體設備逐年增加及升級,今年亦辦理諸多面向的精彩活動,期讓島民與觀光客都能更加深入了解在地海洋文化。
另有鑑於地區漁獲量逐年減少,金門區漁會甚為憂心恐將影響在地漁民生計,故於今年6月10日邀集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等鄉鎮共同辦理海洋資源復育計畫,成功放流9萬尾黑鯛,並邀請副縣長李文良蒞臨現場、共同見證,同時希望透過魚苗放流,望能照顧漁民生計暨推廣海洋資源永續。
今年6月16日,金門區漁會新湖漁港榮獲金鑑漁港三星級評比及金典慢旅獎,復國墩漁港則榮獲二星級評比,獲此殊榮,無疑是對金門區漁會用心的肯定,金門區漁會表示,藉此機會除在全國眾多漁會中嶄露頭角,同時為金門帶來能見度、曝光度,更希望地區漁港未來可推廣成為全民休閒的好去處。
由於中央政府廢除泊地為既定政策,金門區漁會憂心泊地取消將影響地區漁船停靠等相關權益,故於今年6月26日召開「泊地取消—研商因應對策」,邀集上百位漁民朋友聚集於金門區漁會三樓會議室,由於會理事長陳水義率先向金門縣政府參議、海委會海岸巡防署等多位出席長官,表達「金門區漁會反對泊地取消,且沒有模糊空間」之意見;會議中,漁民暢所欲言,金門區漁會收集許多寶貴建議,海岸巡防署亦允諾,在法令許可的前提下,地區漁民若有任何需求,都將給予尊重。
串聯周邊景點帶動地區觀光量能
值得一提的是,金門區漁會極為關注地區學童發展,全力推動食魚教育,11月22日正義國小頒發感謝獎狀給予金門區漁會,感謝漁會長期投入孩童食魚教育,讓學生走出校園學習,便是最佳例證。
「做該做的事,好還要更好!」金門區漁會期望各界在來年能繼續多多給予支持,而漁會除在例行業務上,更站在支持漁民的立場,竭力為漁民服務;金門區漁會理事長陳水義進一步說道,漁會位址臨近漁村小艇坑道、新湖慈鑾宮,配合金門海島學校,透由該區域之景點串聯,將可提高該區域之能見度;他提及,金門海島學校未來亦可與文化局、觀光處、教育處等局處相互配合,透由預算的爭取及挹注,或可用以增進地區觀光量能,進而帶動地區漁業文化之永續經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