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方言歌謠 后湖出版唸歌謠並打造六壁七謠

后湖打造「六壁七謠」,保存母語文化與鄉音記憶,期望成為社區亮點。(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后湖打造「六壁七謠」,保存母語文化與鄉音記憶,期望成為社區亮點。(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為保留海醮民俗及日常飲食兩類的地方母語,用以呈現傳統金門的日常文化,后湖社區發展協會透過112年金門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並經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金門縣政府補助,以及金門縣社區規劃師協會之協辦,出版《后湖唸歌謠》一書,書中收錄32首在地方言歌謠,細細描述后湖及金門在地風土民情。此外,該社區同時精心打造「六壁七謠」,透過地方創生,於保存在地母語文化與鄉音記憶的同時,更期望能成為社區的吸睛亮點,進而傳承與弘揚金門特有的語言文化。
精擅金門在地方言、歌謠及在地俗俚語,同時也是《后湖唸歌謠》一書主編的許生土說明,后湖有很多在地風土文化值得保存,透過后湖村莊的屋舍巷道中,六面牆上的七首歌謠諺語,包括「后湖景」、「作穡跤」、「掠魚跤」、「挖沙遂」、「補破網」、「釘秤兒」、「剝魚」,經由掃描牆面上的QRCODE後,即可觸發互動,透過語音唸唱來勾起大家的想像或共同的成長記憶,並讓遊客親自感受后湖特有的語言文化與在地的山海文化。
許生土表示,迄今他已輯錄、編寫七百多首金門歌謠,內容多為描述金門鄉土民情,此次透過牆面與歌謠的對話,將后湖在地的民情習尚與生活風土特色一一表達出來;而「六壁七謠」中的文字辭意,全是后湖過往生活與實際環境的真實寫照,讀來有韻味、更有情感。這一次,大家為社區文化的推動而一起努力,期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六壁七謠」成為地方特色亮點,吸引更多人前來,讓越來越多的鄉親與遊客在了解在地生活文化的同時,還能從中認識金門傳統歌謠,將其繼續發揚與傳承下去。
后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丕龍則於《后湖唸歌謠》一書的序文中提及,在金門聚落中,能擁有自己地方母語的屈指可數,但后湖因討海之故而發展出屬於自己聚落語言的文化,並藉由歌謠的傳唱而流傳。另,又因后湖濱海,海洋生態豐富,村民以漁撈為主、農耕為輔,舊時村民每逢出海放網,海邊風大再加上網長,村民講話須拉高嗓門才能清楚溝通,因有「后湖拷貝」之俚諺。
許丕龍也在序文中指出,后湖原本人丁興旺,但因海洋資源減少及位於金門機場的飛機進場路線上,生活條件越來越差,以至於這些年來有大部分居民遷移外地或移居台灣,因此優化社區為首要之重,而歌謠一直是后湖引以為傲的創作,更是長者忘不了的記憶,為了保存這一份珍貴的記憶與文化,該社區將這些歌謠經由高溫燒製後貼於村莊屋舍之牆面,期望讓后湖地方母語文化長久烙印在大家心中,恆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