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鄉旅服轉運中心暨大橋展示館規劃啟動 打造觀光交通雙重效益價值

縣長陳福海提出在金門大橋烈嶼端區段徵收區域,新設服務遊憩空間,適時納入「旅客服務中心」、「大橋展示館」、「商場賣店」及「轉運站」等多功能用途。(縣府提供)
金門大橋通車後,縣府積極盤整並規劃投入烈嶼鄉建設,除了主要聯外道路、交通號誌及危險路口等已逐步改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增加亮點吸引民眾及遊客駐足。縣長陳福海邀集在地意見領袖及相關單位共同研商後,提出在金門大橋烈嶼端區段徵收區域,新設服務遊憩空間,適時納入「旅客服務中心」、「大橋展示館」、「商場賣店」及「轉運站」等多功能用途,吸引優質商家進駐,融入地方特色,未來規劃遊客於此換搭綠色載具(電動車輛)進入烈嶼鄉的景點參觀,滿足並強化遊客對烈嶼鄉的印象和好感度。
行政院於民國99年2月25日核定通過交通部提出的「金門大橋建設計畫」,金門大橋之定位係以觀光為主、交通為輔。金門大橋興建完工通車後,將可串接大小金門公路系統,提升觀光資源產業,同時活化大小金門發展。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大橋完工通車後,是交通上的一大便捷與進程,更希望可以將這座大橋的效益發揮到最大值,達到1+1大於2的效果。透過旅服中心的多功能運用,提升金門地區的觀光資源,促進大小金門的整體發展,更將之定位成為金門觀光業的新亮點,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到金門遊憩。
該工程基地擇定於金門大橋連通烈嶼鄉重劃區位置(金門縣烈嶼鄉麒麟山段50、67、32地號等),基地面積5854.51平方公尺,預計興建樓地板面積2340平方公尺之一層樓挑高建築。其中提供遊客服務中心、金門大橋展示館及交通轉運站、賣場等功能,同時亦具備充足之停車空間、管理服務、廁所等,以滿足烈嶼鄉觀光服務之豐富度及舒適度。
在縣府團隊的多方溝通與討論定案後,工務處立即於113年2月19日發包設計監造決標,目前設計單位已完成基地地質鑽探及測量作業,並於113年5月6日完成基本設計成果報告,目前由縣府及相關單位5月14日進行審查會議。設計工作預計10月底完成,工程預估115年6月完工。
縣長陳福海期許,烈嶼旅服轉運中心將如同台灣高速公路的休息站,讓遊客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便利性,讓遊客體驗到豐富的旅遊服務。同時,也責成工務處務必整合相關單位,讓旅服中心不只是一座建築物,而是要打造一座兼具地方特色和歷史意義的旅服中心,讓遊客會為了要來和這座旅服中心合影留念而前來金門,猶如台灣各地具有特色性的賣店門面,各地人潮會為了去拍下一張照片而到該縣市旅遊觀光。
金門大橋的建成,不僅縮短了大金門與烈嶼鄉之間的距離,也為兩地的旅遊業注入新的活力,進一步提升當地的經濟效益。工務處表示將繼續致力於推動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質量,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有關招商進駐事宜,觀光處亦同步研擬並了解市場需求,以利工程施作及後續廠商進駐能無縫接軌,發揮預期效益,期待未來金門能成為更多人心中理想的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