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端午 新住民朋友手作鱟香包

移民署金門服務站舉辦「得天獨鱟慶端午」活動。(金門服務站提供)
慶祝端午佳節,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金門縣服務站選在節慶前夕舉辦「得天獨鱟慶端午」活動,邀請地區的新住民們,一起來動手做香包,並邀請金門縣政府消保官王晶英為參與者宣導消費糾紛處理方式,避免新住民朋友誤入詐騙陷阱。
端午節一向是我國很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慶,除了有吃粽子的習俗外,也有立蛋、划龍舟、包粽子及製作香包等諸多的民俗活動。為了讓新住民朋友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特別邀請「浯州工作室」講師教導新住民手作「鱟」造型香包。
香包又稱香囊,在華人文化中多認為將香包掛在家中,或是佩戴身上,有祈求平安和驅除邪惡的作用;另外,有著活化石美譽的「鱟」,一般人又稱其為夫妻魚,但由於環境汙染以及棲地破壞的情形日益嚴重,導致鱟在台灣本島幾乎絕跡,目前僅剩金門地區尚可見到鱟的蹤影存在。
移民署金門縣服務站表示,此次邀請浯州工作室的楊文權及張芝綾兩位講師,他們特地將香包結合金門特有的鱟造型,打造專屬於金門的特色香包。而在製作過程中透過講解說明,讓新住民了解到鱟的生存困境,因此來自越南的新住民阿秋就說,了解到以前金門的鱟數量很多,但因環境因素導致現在漸漸變少,認為一定要好好保護這樣珍貴生物的生存環境。
金門縣服務站主任鄭明昌表示,為讓新住民朋友了解我國節慶文化,移民署會持續將新住民家庭教育暨法令宣導課程結合各個節慶活動,感謝「浯州工作室」二位講師帶來端午節手作鱟造型香包活動及王晶英消保官的消費者權益宣導;另外,金門縣專勤隊亦到場提醒新住民朋友,因端午節的粽子材料含有豬肉,勿從國外寄送含有豬肉的產品入國,須將非洲豬瘟阻絕於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