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植物園小島共學團引領多年學童完成校園樹木地圖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綜合報導。
點閱率:536
金門植物園「小島共學團」與多年國小攜手辦理「校園裡大樹之歌」共學團。(林務所提供)

金門植物園「小島共學團」與多年國小攜手辦理「校園裡大樹之歌」共學團。(林務所提供)

金門植物園與多年國小的「校園裡大樹之歌」共學團,引領一、二年級學生透過走踏、觀察、動手做,認識並記錄校園植物、動手製作活動地圖與手工書,一起徜徉在校園大樹懷抱中!
金門植物園「小島共學團」亦是園區廣受好評的課程之一,系列課程於上學期首次嚐試走出園區前進校園,與多年國小攜手辦理「校園裡大樹之歌」共學團,一、二年級學生在金門植物園環境教育講師帶領下,自4月22日起至6月底,展開為期7堂的課程,學子在實做中認識校園、了解校園大樹、歷經有趣手做體驗和觀察活動,並將成果呈現於手作味十足的校園樹木地圖與活動紀錄手工書中,最後的成果發表學子也侃侃而談對活動的印象。
金門植物園指出,此次踏出園區,主動出擊將有趣的環境教育課程帶入校園,為多年國小一、二年級課後留校的學生,設計認識校園樹木-小島共學團「校園裡的大樹之歌」課程,並規劃「校園大地遊戲」、「校園地圖製作」、「校園樹木/昆蟲觀察」、「觀察紀錄」、「植物壓花製作」及「樹葉拼貼畫」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動,讓學員能深度學習及探索環境,運用自己的美感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再透過小組合作方式完成校園樹木記錄,並在學校志工媽媽的協助下,完成校園樹木地圖海報及活動紀錄手工書,收錄下美好的課程回憶。
其中,在「校園大地遊戲」課程帶領下,學子透過踏查才發現校園尚有許多未知的有趣角落等待大家去探索,那些地方可能只是草地上恐龍遊具的鼻子或是背上的紋路。而透過「校園樹木/昆蟲觀察」課程才更了解,校園中的大樹上面其實住著很多「蟲住民」,平常都沒有發覺。由於系列課程中,要進行校園樹木「觀察紀錄」,也才耐心地細數遊戲區旁的光臘樹總共有幾棵,並且突然發現,原來整排光臘樹還夾雜著一棵白榕和一棵龍柏。
金門植物園環境教育講師也補充,很多學子是第一次進行「植物壓花製作」,狐疑著這是要用來幹嘛的呀?當拿到壓花成品後,運用紙膠帶、粉蠟筆及打洞器,人人瞬間變成厲害的藝術大師,每個人也都發揮創意和巧思,將樹葉拼貼成精彩絕倫的作品。而且,有些小朋友也藉此製作成精緻的生日賀卡想送給好朋友;也有學子以樹葉拼貼出「鱟」海報,想提醒大家要好好愛護它。甚有小朋友發覺,原來校園裡的大樹爺爺身上住著許多的生物,廣大的樹冠是讓大家乘涼的好去處,掉下來的落葉還可以搖身變成精緻的創作,真是令人感到既驚奇又有趣。
而伴隨系列課程進人尾聲,學子在最後一堂課回顧了前幾次上課的活動花絮,一起細數在活動中認識的樹木名稱,當看到自己的作品成為校園樹木地圖海報及活動紀錄手工書上的裝飾時,感到十分有成就感,並且紛紛表示,這次共學團的課程很新奇有趣、很喜歡這次的課程內容,也很喜歡植物園環境教育講師的帶領方式。課後也許願希望金門植物園環境教育講師能再一次辦理類似課程,帶領大家認識昆蟲,一起共學。
金門植物園今(113)年度的小島共學團,在大家的歡笑聲中完美落幕,除了要感謝多年國小一、二年級小朋友的熱情參與,還有學校志工媽媽們願意一起在校園中學習及探索、創作作品,一起製作在共學課程共創有趣回憶,最後也在成果發表中宣告,小島共學團「校園裡的大樹之歌」下課啦!
關於後續辦理規劃,金門植物園也表示,這次是金門植物園跨步到園區外的服務型態,也受到學子和家長的肯定。後續還在檢討這次活動的辦理以及未來活動的形式;若有媒合到有願意合作的對象,彼此就課程建立共識下,金門植物園也願意再做類似的區外服務,也敬請喜歡金門植物園課程的學子、民眾留意後續於林務所FB或金門植物園FB粉專之公告,或可以透過電話或郵件方式洽詢,電子信箱kbg190304@gmail.com,電話082-332420(請於上班時間洽詢周二~周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2時至5時)。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