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再現風華 文化局邀專家進行藏品價值評估

文化局文物特藏室內的文物藏品,總數超過兩千件。文化局邀請各領域的專業委員進行藏品的初步價值評估。(許加泰攝)
金門縣文化局文物特藏室內的文物藏品,總數超過兩千件。文化局邀請各領域的專業委員進行藏品的初步價值評估。文化局長呂坤和指出,未來將向中央爭取預算,出版典藏目錄,也可公開展覽文物藏品,讓文物再現歷史風華,也讓鄉親感受歷史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文化局文物特藏室內的文物藏品,自民國55年起經過多年精心蒐集,逐漸成為文化寶庫。其中,字畫典藏尤為豐富,涵蓋了宋代大儒朱熹的「太極圖說」書法、清代狀元吳魯和吏部尚書郭尚先的墨寶,以及閩台名重的金石學導師呂世宜和舉人洪作舟等鄉賢遺墨。此外,館內還珍藏了國內知名書畫家像于右任、黃君璧、李穀摩等名家作品及文物,共計1178筆,總數超過兩千件。
文化局特別邀請書畫、器物各領域的專業委員進行藏品的初步價值評估,委員包括:聞名畫廊總監張勝浪、中華文物學會前理事長陳筱君、台南市美術館副館長黃華源,文物收藏藝術家林妙鏗教授、以及在地書畫家吳鼎仁、唐敏達、張國英等。此次評估範圍涵蓋國畫、書法、玉器、銀器、陶瓷器、銅器及其他文物類藏品。根據審查結果,文化局將對藏品進行分類保存,以利後續藏品的維護與管理,並進一步提升特藏室的空間運營效率。
文化局長呂坤和表示,縣長陳福海很重視文物和文獻保存工作,這些文物和文獻也印證金門深厚的文化底蘊。保存工作需要專業團隊,其收藏與登錄很重要。這次專業評估不僅展現了對文物保護的重視,更彰顯了特藏室在文化傳承方面的重要角色。
呂坤和表示,文化局典藏的文物最早時期從設於莒光樓的文物館開始,尤以戒嚴時期軍方邀請很多書畫名家來金門參訪,留下很多寫生作品,這些文物對金門的重要性,透過這些文物可以體現過往的歷史歲月生活。
呂坤和指出,未來集結出版典藏目錄,另方面將提報文化部給予文物身分,未來申請中央補助修復出版,以昭公信,也可對外公開,也可依審查結果排檔展出,讓鄉親感受歷史與藝術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