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尋親采風 烈嶼公共事務協會帶團訪僑社

烈嶼協會參訪汶萊騰雲殿留影。(烈嶼協會提供)
中華民國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今年為慶祝父親節辦理汶萊尋親采風參訪之旅活動,由會長洪朱生率團前往汶萊拜訪汶萊福建會館、砂拉越金門會館、騰雲殿等單位,受到汶萊林國欽僑領與鄉親的熱情接待。洪朱生會長希望藉由本次的探訪采風之旅,讓僑鄉人知曉文化的根在金門烈嶼,歡迎鄉親經常返鄉交流聯誼,感受溫暖的鄉情。
中華民國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洪朱生率領副會長蔡水雹、秘書長洪麗鈴、理事洪天贊、洪玉真、蘇映睿、吳國安、監事吳嘉將、金門縣政府北區服務處主任孫允理、呂再成會員鄉親等30餘人參訪團拜訪汶萊的僑社。
洪朱生指出,參訪團第一天行程受到該會總顧問烈嶼鄉彥林國欽拿督熱情接機及招待晚餐宴,並贈送參訪團每人一份紀念品。第二天參訪汶萊福建會館,受到福建會館主席方延和、法律顧問俞慶在律師、會務顧問丕顯甲必丹拿督吳景進、會務顧問林國欽拿督、葉天扶、林登源、副主席李永貞、吳景添、林鵬國、方金星、吳國安、監察林永樂、總務林登財、查帳林德福、副總務王輝煌、副教育與文化主任洪惠珊、副福利主任林偉發、副公關主任林登泰、副康樂主任林福庭、副青年團團主林福岱、青年團福利林豐忠等全體理事會、顧問隆重且熱烈的歡迎,駐汶萊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史亞平大使也出席致詞,福建會館主席方延和詳細介紹福建會館的歷史及發展歷程,1998年成立至今,已有1,178位會員,雙方代表就組團返鄉參訪、參加世界金門日等議題踴躍發言討論,並互贈紀念品及合影留念。
洪朱生表示,參訪團第三天參訪砂拉越金門會館,受到祖籍烈嶼鄉彥洪益勤理事長及理監事熱烈歡迎,金門人南來古晉,在古晉經營土產、雜貨店、金莊、務農等,1935年5月,在黃慶昌發起下,成立了「砂金同鄉會」,稍後因日本侵略而被迫解體。1989年瓊林蔡維和與蔡習炎等人,力邀素孚眾望的鄉賢吳厝吳民權主持大局,並在拿督阿瑪英坑黃佛德竭力協助下,籌組砂勞越金門會館,1990年砂勞越金門會館註冊成立。公會成立後,在黃佛德與在地僑領的協助成立會所,並在大家的支持下先後成立婦女團與青年團,也成立獎學金機制,鼓勵金門子弟努力讀書。砂拉越金門會館更是透過會內能量,積極從事教育公益,推動閩南文化。參訪團也受到當地金門鄉親砂拉越林夢本固魯鄉長洪翠琴兄妹熱情招待當地名產榴槤吃到飽,大家樂開懷閒話家常。
洪朱生表示,第四天拜訪騰雲殿,受到祖籍烈嶼青岐鄉彥李永貞董事長和署理董事長程永明、第一副董事長德市長葉天扶、第三副董事長林德福、第四副董事長曾瑞吉博士、第五副董事長林鵬國、第六副董事長林登源、第七副董事長林登財、第八副董事長吳景添、第九副董事長李春金、第十一副董事長林源泰、第十二副德市長林福庭、中文秘書程永年、財政方延強、副財政林豐斌、管理組副主任方慶發、管理組助理楊冠銘、總務洪漢光、副交際彭幼雯、交際助理陳麗蓉、洪惠龍、福利組主任林明長、顧問國會議員劉孝德、林漢璋、林伯明、為波佛、會務顧問林國欽拿督等全體董事會與顧問熱情歡迎。騰雲殿建於1918年,自1960年重建後,於2021再度整修,金碧輝煌,莊嚴肅穆,汶萊騰雲殿是汶萊唯一香火鼎盛的佛教徒和道教徒膜拜的場所,當年騰雲寺拆除後,十一塊方型與圓形參半的大柱石墩,被保留下來,陳列在騰雲殿內做為裝飾品。
參訪團五天探親之旅圓滿完成,大家帶著依依不捨及滿載鄉親情誼返臺,大家心中滿滿的感動與感恩,非常感謝海外總顧問林國欽拿督,從接機到會館安排,盡心盡力,讓參訪團的每位成員都備感尊榮。
會長洪朱生表示,大家都是從故鄉金門來自於異鄉打拚的出外人,血濃於水,飲水思源不忘本,這次飄洋過海到汶萊,就是來尋親探訪,相互交流,重溫彼此的童年往事,一起回憶故鄉的人事物,一起打拚回饋故鄉,邀請鄉親先進組團赴臺交流參訪,讓鄉親情誼源遠流長,手牽手、心連心,永續傳承。這次的參訪賓主盡歡,史亞平大使也親臨歡迎,也意味著臺灣與汶萊的關係友好,經濟文化往來頻繁,金門鄉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洪朱生表示,「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早期烈嶼人因生計下南洋打拚,尤以汶萊僑居最多,約有5萬人之多,且不乏功成名就鄉人,紛紛返鄉興建洋樓回饋原鄉親人,視自己為烈嶼村落的一分子;就算取得公民權或居留權,仍自認是華僑,因此藉由本次的探訪采風之旅,讓僑鄉人知曉文化的根在金門烈嶼,飲水思源不忘本,讓鄉親熟悉鄉土、鄉人、鄉事、鄉物,增加愛鄉情懷。透過探訪采風,報導鄉親近況活動,讓僑親熟悉故鄉的人事物,相互交流聯誼,增加愛鄉情懷,讓鄉親了解月是故鄉圓,人是故鄉親,血濃於水,促進其參與熱忱及加強聯繫僑親濃郁情誼,並凝聚向心力。參訪活動在大家互道珍重再見下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