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洋社區親子用羊毛濕氈創作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634
字型大小:
金沙鎮大洋社區辦理「一網織盡—海廢延伸課程」,在王均菱老師指導下進行「濕氈」創意體驗。
(陳麗妤攝)

金沙鎮大洋社區辦理「一網織盡—海廢延伸課程」,在王均菱老師指導下進行「濕氈」創意體驗。 (陳麗妤攝)

金沙鎮大洋社區在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補助下,辦理兒少及家庭社區支持服務方案「一網織盡—海廢延伸課程」,日前在王均菱老師指導下,進行創意體驗、學習濕氈,創作出萬用瓶、圍巾、錢包、抱枕、杯墊等生活實用物品。老師與學員用此做法為海漂浮標球換上美麗新衣,成為美麗又環保的裝飾好物。
大洋社區發展協會指出,這次課程特別邀請來自台灣的講師王均菱,帶領親子認識濕氈及動手DIY。王均菱老師是在一次走訪澳洲阿德雷德的市區時,無預期地走入琳瑯滿目的藝術街,在許多工坊陳列的商品(大多是台灣已有的素材創意品或大陸製品)中,唯獨一小角落陳列著許多用羊毛氈製成的圍巾及衣飾。王老師被它的製程及創作技術給深深著迷了,當下勇敢向店家索取藝術家Maude的電話並連夜拜師學藝,從此戀上羊毛濕氈。
王均菱展示她的創作並介紹指出,羊毛濕氈是一種靈活和通用的織物,讓學習者永遠不會厭倦去創作藝術的生命。它是從新石器時代(超過8千年前)人類所知最古老的織物,天然纖維的層次形成耐用的織物和帶有纖維的素材,在製作過程中除了可透過浸泡和衝力而任意塑造作品,更可與染料來創造千變萬化的色彩,羊毛的可創性是無窮無盡的。
王均菱老師說,因其強大的可創性,可以結合拼布、編織、皮雕等任何素材創作。課程中從初階包覆海廢玻璃瓶到進階的浮球,包覆面積越大越不容易。學員現學現賣,打造萬用瓶、杯墊、零錢包等許多生活物品。
例如,現場有學員創作寶可夢球抱枕;有小朋友在家長協助下,把喜歡的卡通人物創作在物品上;也有人以吃完後的巧克力盒,調配羊毛色彩,創作出色澤繽紛亮麗的裝飾小物;令人驚訝的是,有學員直接進行進階版體驗,歷時一個下午的時間,以濕氈編織圍巾。眾多親子們滿足的心情全寫在臉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